期货58现象 期货553
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1、经济学:啤酒效应”原理
“啤酒效应”是流通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并非啤酒行业独有。它是指由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内部的传递过程中失真的经济现象。
在一条供应链上,由于信息传递的失控,零售商对需求乐观,于是追加订货;零售商的提高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生产商,生产商的行为又更大地刺激了原料供给商。
也就是说信号在逆向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放大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只需要10瓶,但零售商的订单使得生产商对需求盲目乐观,造成了好象需要100瓶的印象,而生产商向上游供给商的大量订货又给原料商造成好象需要1000瓶的印象。反之,当需求缩减的时候也是一样。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经常能看到“啤酒效应”的影子。由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失真,使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充满信心,疯狂拍地,致使地价一路飙升,房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在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影响下,房地产销售面积连年提升。
投资者见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又会加大投资,给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资金,使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于是再度疯狂竞拍土地,就这样在“啤酒效应”中形成恶性循环,将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越吹越大。
房价与房子的真实价值严重背离,最终泡沫如果破灭,必然会引起房价下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及开发商都将在这场“啤酒效应”引发的循手蠢环中尝到恶果。
“啤酒效应”原理告诉我们,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不能太过于盲目,要先做好市场需求量的调查,以免因为盲目乐观而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
2、“蛛网理论”原理
“蛛网理论”又叫“丰收悖论”,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指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理论。
1930年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J.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
和古典经济学理论相反,蛛网理论证明了在一定的假设下,市场均衡被打破后,经济系统不一定能够自动恢复均衡的经济现象。
该假设是,第一,完全竞争,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第二,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第三,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这些假设表明,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因此,对于蛛网理论带来的丰产不丰收现象。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在完全竞争且价格由供给量决定的农产品市场,当某年某种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很大利润时,第二年就会有大量的农民选择种植这种作物,于是一时间,市场上该种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急剧下跌。
农民辛苦一年虽然在产量上获得了大丰收,但是并没有使收入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打工的主要原因。
总之,农民没有准确预测市场的能力,种植农作物很容易受历史经验及他人影响而盲目跟风,最终白白辛苦却得不到预期的收入。
为了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市场出现的蛛网型波动的现象,一方面需要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的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调节,如发展特色农业和运用期货市场进行调节。
3、“帕金森定律”原理
“帕金森定律”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在经济学中的称呼,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码薯尘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这样一来,本应一个人做的工作量就会分摊给7个人。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帕金森还发现,在一个组织中,机构和人员的增加并不完全来自现实工作的需要,而是有它自身的需要,有它自身的法则。管理活动本身会制造工作,增加人手会制造出功能重叠、互相扯皮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工迟禅作目标不明确、不紧凑、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因此,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帕金森定律”十分常见,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存在机构,存在不称职的管理者,存在自我完善的需要,就一定会存在“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传,深刻揭示出了人们对于这种权力扩张引发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官场传染病”的深恶痛绝。官僚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间段的产物,它像被热火烤化了的牛皮糖一样紧紧地粘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帕金森定律”给组织带来的种种恶果不容小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就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制度。
招聘员工要公开和透明,以防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导岗位而招聘庸才;同时要对已经入职的员工就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两项指标进行考核,时刻关注“帕金森定律”是否已经偷偷地在组织中起作用。
4、“劣币驱逐良币”原理
这种现象可类比经济学一个很著名的原理,“劣币驱逐良币”。目前,最通俗的解释是:当你的钱包里有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和一张破旧的百元钞票时,你总是倾向于把那张破旧的先花出去。久而久之,流通中的货币越来越破旧,新钱却没有花出去,仍然呆在钱包里,于是劣币驱逐了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原本是说:古时候,因为铸造货币工艺的差别很大,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的“良币”收藏起来,并试图将那些成色差的“劣币”转让给他人,这样市场上就同时流通着劣币和良币,且劣币得不到有效地制止和惩罚,如此循环,良币就会被驱逐出市场,质量差的货币反而在市场上流通了。
在现今社会中,大家可以不必担心“劣币驱逐良币”,人们虽然会排斥残币,但是对于新币的收藏偏好并没有古代那么强烈,或者说,即便收藏了新币,也不能兑换更高价值的东西。并且,钞票的更新成本并不算高,市场上的残币大都被商业银行收集起来,送交到人民银行销毁了。
当今,“劣币驱动良币”的现象已经被广泛引申到各个领域,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这个“劣胜优汰”的淘汰定律。
可以引申出不同版本:1)官场的劣币驱动良币是“贪官排挤清官”;2)婚姻市场的劣币驱动良币是“丑女先嫁,美女成为剩女”;3)在信用领域的劣币驱动良币,就是“格雷欣法则”即“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失利”的现象。
5、“罗森塔尔效应”原理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做人际期望效应,这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罗森塔尔等人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他们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他们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
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扩展资料:经济学起源:
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经世致用为代表的价值观,均富、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代表的平等观,交相利、义利统一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观,通功易事为代表的贸易观,农本工商末为代表的产业观等等早期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虽然比较零散,分见于不同的思想家,但从综合来看比斯密《国富论》更完整系统,包含了人类经济思想发展的所有萌芽;从人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包括斯密《国富论》在内的所有西方经济学都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抽象发展。
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和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建构人类一般的科学经济学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学
玉米期货怎么分析
1.基本因素分析法
是从商品的实际供给和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一塌仿脊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及商品的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等因素对商品供求状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
商品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受市场供应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即任何减少供应或增加消费的经济因素,将导致价格上涨的变化;反之,任何增加供应或减少商品消费的因素,将导致库存增加、价格下跌。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对期货价格的变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使期货市场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料。影响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供求关系。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商品现货交易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商品的期货价格是对商品供求关系的预期反映,因此,商品期货价格变化受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其相应的期货价格下跌;反之,期货价格就上升。所以应关注所交易相关商品的结转库存量、产量、产情报告、气候、经济状况、其它如替代品的供求状况、全球性竞争因素等。
(2)经济周期。在期货市场上,价格变动还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随之波动的价格上涨和下降现象。
(3)季节性因素。许多期货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价格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4)金融市场变动因素。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各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汇率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对期货市场与商品期货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影响大橘。
(5)**政策。各国**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会对期货市场价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6)政治因素。期货市场对政治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各种政治性事件的发生常常对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7)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指公众的观念、社会心理趋势、传播媒介的信息影响。
(8)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俗称“人气”。如对某商品看好时,即使无明显利好因素,该商品价格也会上涨;而当看淡时,无明显利淡消息,价格也会下跌。又如一些市场大户与庄家团渗们还经常利用人们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并人为地进行投机性的大量买进或抛售,谋取投机利润。
期货计算题
其实是有个公式的,市值/期指点数*点数价值之后再*贝塔指数。3780万/3780*100之后再*1.2.计算大约等于120张
第二问:股票亏了378万,期货赚了(3780-3450*120*100等于396万,该基金在期货赚了396万,396万-378万=18万,实现了完全套期保值,希望能帮助你
算错了那个股票亏的,是454万的,不能完全套保,
基差基差是指某一时刻、同一地点、同一品种的现货价与期货价的差。由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
都是波动的,在期货合同的有效期内,基差也是波动的。基差的不确定性被称为基差风险。利用
期货合约套期保值的目标便是使基差波动为零,期末基差与期初基差之间正的偏差使投资不仅可
以保值还可以盈利;而负的偏差则为亏损,说明没有完全实现套期保值。
理论上认为,期货价格是市场对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估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影响因素的相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往往表现出同升同降的关含握竖系;但影响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两者的变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现货价格与期货皮源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基差来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谈大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有时为正(此时称为反向市场),有时为负(此时称为正向市场),因此,基差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实际运行变化的动态指标。
基差的变化对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难看出,套期保值实际上是用基差风险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与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能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基差的变化,并选择有利的时机完成交易。
同时,由于基差的变动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各自本身的波动要相对稳定一些,这就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基差的变化主要受制于持有成本,这也比直接观察期货价格或现货价格的变化方便得多。
基差分为负数,正数,及零的三种市场情况:
1基差为负的正常情况:
在正常的商品供求情况下,参考价持有成本及风险的原因,基差一般应为负数,即期货价格应大于该商品的现货价格。
2基差为正数的倒置市况:
当市场商品供应出现短缺,供不应求的现象时,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
3基差为零的市场情况:
当期货合约越接近交割期,基差越来越接近零。
对买入套期保值者有利的基差变化:
1期货价格上涨,现货价格不变,基差变弱,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2期货价格不变,现货价格下跌,基差变弱,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3期货价格上涨,现货价格下跌,基差极弱,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在两个市场获取额外的利润。
4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上涨,但期货价格上涨幅度比现货价格大,基差变弱,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5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下跌,但现货价格下跌的幅度比期货价格大,基差变弱,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6现货价格从期货价格之上跌破下降,基差变弱,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对卖出套期保值有利的基差变化:
1期货价格下跌,现货价格不变,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2期货价格不变,现货价格上涨,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3期货价格下跌,现货价格上涨,基差变极强,结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时在两个市场获取额外的利润。
4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上涨,但现货价格上涨幅度比期货大,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5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下跌,但期货价格下跌幅度比现货大,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6现货价格从期货价格以下突然上涨,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期货问题
1.期货: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形式。
2.平仓: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结算原先所做的新单。
3.分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为了超量持仓,以影响价格,操纵市场,借用其他会员席位或其他客户名义在交易所从事期货交易,规避交易所持仓限量规定,其在各个席位上总的持仓量超过了交易所对该客户或会员的持仓限量。
4.移仓(倒仓):交易所会员为了制造市场假象,或者为转移盈利,把一个席位上的持仓转移到另外一个席位上的行为。
5.履约:当看涨期权持有人希望买进相关期货合约或当看跌期权持有人希望卖出相关期货合约时所采取的行动。
6.差距:同种商品等级、品位和不同交货地点间的价格差异。
7.佣金:经纪公司为客户执行交易时收取的费用。
8.头寸:在交易中所持有的买卖合约数。
9.多头:看涨买入。
10.空头:看跌卖出。
11.做空机制:认为价格将要下跌时,可预交10%的定金从第三人手中借来货物卖出,待平仓时在买进还给第三人,将所交的定金收回的方式。
12.利好:利于大势上涨。
13.利空:利于大势下跌。
14.趋势:市场发展的方向。
15.阴烛:单位时间内开盘价高于收盘价。
16.阳烛:单位时间内收盘价高于开盘价。
17.跳空:又叫缺口,价格在波动中没有交易的区域。
18.基差:不同或相同品种在不同合约或市场的价格间的差异。
19.逼仓:期货交易所会员或客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或垄断可供交割的现货商品,故意抬高或压低期货市场价格,超量持仓、交割,迫使对方违约或以不利的价格平仓以牟取暴利的行为。根据操作手法不同,又可分为“多逼空“和“空逼多”两种方式。
20.对敲:交易所会员或客户为了制造市场假象,企图或实际严重影响期货价格或者市场持仓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或价格进行交易或互为买卖的行为。
21.开仓:开始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称为”开仓”或”建立交易部位”。
22.平仓: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结算原先所做的新单。交易者为了结手中的合约进行反向交易的行为称”平仓”或”对冲”。
23.结算:根据交易结果和交易所有关规定贵会员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续费、交割贷款和其他有关款项进行的计算、划拨。
24.持仓:交易者手中持有拿告合约称为”持仓”。
25.升水:1)交易所条例所允许的,对高于期货合约交割标准的商品所支付的额外费用。2)指某一商品不同交割月份间的价格关系。当某月价格高于另一月份价格时,我们称较高价格月份对较低价格月份升水。3)当某一证券交易价格高于该证券面值时,亦称为升水或溢价。
26.交割:期货合约卖方与期货合约买方之间进行的现货悄敏橡商品转移。各交易所对现货商品交割都规定有具体步骤。某些期货合约,如股票指数合约的交割采取现金结算方式。
27.做多:相信价格会涨并买入期货合约称”买空”或称”多头”,亦即多头交易。
28.做空:看跌价格并卖出期货合约称”卖空”或”空头”,亦即空头交易。
29.套利:投机者或对冲者都可以使用的一种交易技术,即在某市场买进现货或期货商品,同时在另一个市场卖出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并希望两个交易会产生价差而获利。
30.牛市:处于价格上涨期间的市场。
31.熊市:启旁处于价格下跌期间的市场。
32.结算:指根据交易结果和交易所有关规定对会员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续费、交割货款及其他有关款项进行计算、划拨的业务活动。
33.单号:系统为委托单或成交单分配的唯一标识。
34.波动:用于衡量在一定期间内的价格变动的计算方法。通常以百分点表示,而以每日价格变动百分点的年标准差来计算。
35.停板:由交易所逐日为每种合约规定的最大价格波动幅度(范围)。
36.价差:两个相关联市场或商品间的价格差异。
37.质押:指会员提出申请并经交易所批准,将持有的权利凭证移交交易所占有,作为其履行交易保证金债务的担保行为。权利凭证质押仅限于交易保证金,但亏损、费用、税金等款项均须以货币资金结清。
38.止损:当所持有的头寸与市场发展方向相反时,为了保护其利益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手段。
39.加仓:一般是指在原有头寸活力状态下,增加新头寸扩大盈利的一种操作方法。
40.减磅:一般是指在原有头寸活力状态下为了保护盈利,根据市场状态了结部分盈利的一种做法。
41.回调:在上升趋势中出现的小幅下跌。
42.反弹:在下降趋势中出现的效法上涨。
43.现量:以最新价成交的合约数量。
44.盘整:价格在一定的区间内窄幅震荡。
45.支撑:向上反弹的低点称为支撑。
46.阻挡:向下回调的高点称为阻挡。
47.形态:由多个支撑和阻挡相互重叠形成的价格区间。
48.突破:价格冲过支撑和阻挡或某一技术位,一般视为买进或卖出的信号。
49.背离:当价格与其他技术指标出现的不正常的配合关系。有量价背离和指标背离。
50.金叉:均线或指标出现短期线向上穿越长期线形成的交叉。
51.死叉:均线或指标出现短期线向下穿越长期线形成的交叉。
52.期权:又称选择权,期权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权利的买卖。这种权利是指投资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候,以事先确定好的价格(称协定价格),向期权的卖方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不论在此期间该“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期权合约对期限、协定价格、交易数量、种类等作出约定。在有效期内,买主可以自由选择行使转卖权利;如认为不利,则可以放弃这一权利;超过规定期限,合同则失效,买主的期权也自动失效。期权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之分。
53.投机商:采用预测未来价格动向的方法,并试图通过买卖期货和期权合约获利的市场参与者。
54.图表法:利用图表分析市场行为,预计未来市场价格趋势的方法。技术性分析派利用图表法计算最高价、最低价、结算价、平均价格变动、交易量和空盘量。两种基本价格图表形式为条状图和点形图。
55.换手率:当日成交量浴持仓量的对比关系,换手率越大说明当日交易约活跃。
56.开仓量:无论买单或卖单,只要是新单进场成交的量。
57.平仓量:无论买单或卖单,只要是平仓单进场成交的量。
58.委买价:买方想在此价位买进但未成交的价格。
59.委卖价:卖方想在此价位卖出但未成交的价格。
60.条形图:标明在一定时期内某一交易盘的最高价、最低价和结算价的图形。
61. K线图:也叫蜡烛图。即逐一纪录单位时间内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
62.十字星:单位时间内开盘价和收盘价相等。
63.上影线:单位时间内最高价与烛身的连线。
64.下影线:单位时间内最低价与烛身的连线。
65.趋势线:将依次的高点或低点的连线。
66.空逼多:操纵市场者利用资金或实物优势,在期货市场上大量卖出某种期货合约,使其拥有的空头持仓大大超过多方能够承接实物的能力。从而使期货市场的价格急剧下跌,迫使投机多头以低价位卖出持有的合约认赔出局,或出于资金实力接货而受到违约罚款,从而牟取暴利。
67.多逼空:在一些小品种的期货交易中,当操纵市场者预期可供交割的现货商品不足时,即凭借资金优势在期货市场建立足够的多头持仓以拉高期货价格,同时大量收购和囤积可用于交割的实物,于是现货市场的价格同时升高。这样当合约临近交割时,追使空头会员和客户要么以高价买回期货合约认赔平仓出局;要么以高价买入现货进行实物交割,甚至因无法交出实物而受到违约罚款,这样多头头寸持有者即可从中牟取暴利。
68.交割日:根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规定,交割日为交割过程内的第三天。合约买方结算公司必须在交割日将交割通知书,连同一张足额保付支票送抵合约卖方结算公司的办公室。
69.保证金:有时又称按金。在保证金交易里,买卖双方只须付一小笔保证金给经纪商即可。缴纳保证金的目的有二:(1)保护经纪行的利益,当客户因故无法付款时经纪行即以保证金补偿。(2)为了控制交易所的投机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保证金为已成交的合约总值的10%左右。从保证金实质来看,是交易人士经过经纪商付给商品结算所的一笔资金,并不计算任何利息,以保证交易人士有能力支付佣金以及可能出现的亏损。但交易保证金绝不是买卖期货的订金。
70.交易量:在某一时间内买进或卖出的商品期货合约数量。交易量通常指每一交易日成交的合约数量。
71.空盘量:尚未经相反的期货或期权合约相对冲,也未进行实货交割或履行期权合约的某种商品期货或期权合约总数量。
72.涨跌幅:某商品当日收盘价与昨日结算价之间的价差。
73.加权量:交易所计算结算价时所涉及的参数。
74.平仓量:每一笔成交量中平仓的数量。
75.开仓量:每一笔成交量中新开仓的数量。
76.结算价:当天某商品所有成交合约的加权平均价。
77.总持仓:未平仓合约的总量。尚未经相反的期货或期权合约相对冲,也未进行实货交割或履行期权合约的某种商品期货或期权合约。
78.成交量:指某一时间内买进或卖出的商品期货合约数量,通常为一个交易日的成交合约数。
79.支持位:由于对合约之吸购,使得价格难以跌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
80.阻力位:价格难于超越的某一价格水平。
81.成交价:指某一期货合约的笔交易定价。
82.最新价:某商品当前最新成交价。
83.最低价:在一定时间内某商品最低成交价。
84.最高价:在一定时间内某商品最高成交价。
85.收盘价:当天某商品最后一笔成交价。
86.开盘价:当天某商品的第一笔成交价。
87.昨收市:指前一交易日的最后一笔成交价格。
88.成交单:经计算机配对后产生的买卖合约单。
89.持仓量:某商品在市场发生交易未平仓头寸的数量。
90.委托单:出市代表经由计算机终端输入的商品买卖定单。
91.抢帽子者:仅做当日交易,以利用微小、短期合约价差获利为目的的交易者。此类交易者极少将手中空盘保留至下一交易日平仓。
92.恢复交易:指那些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晚场交易盘进行的期货和期权合约在下一交易日早上重新开盘交易。
93.买卖清单:佣金行在客户期货或期权部位出现变动时送交客户的清单,包括合约买卖数量、价格水平、总盈亏额、佣金费用及交易活动净盈亏额。
94.连锁关系:在某一交易所买进(卖出)合约,其后在另一交易所卖出(买进)这些合约的能力。
95.市价指令:交易指令形式之一。即按照市场当时的最好价格立即(尽快)买(卖)某一特定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指令。
96.倒挂市场:指同一商品的两个交割月份间关系出现反常现象的期货市场。
97.即市交易:先买后卖或先卖后买都是在当日开市后收市前完成的交易。也叫T+0交易,短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