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 期货 厄尔尼诺现象概念股
厄尔尼诺对棉花期货有怎样的影响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图片来自中银国际)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旁谨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运枣基无论是 1994/95年还是1997/1998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岩歼存积压:
2012/13年度,USDA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万吨,期末库存 939.7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
1、海洋生物灾难。秘鲁渔场附近水温升高,上升流变为下沉流,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海洋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1972——1973年发生强厄尔尼诺现象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赤道附近与南美洲西岸海域,表层水温竟高出常年值4℃,使秘鲁鱼大量死亡或南迁,导致以鳗鱼为食的鸟类大量死亡。各种生物尸体漂浮在海面上,腐烂发臭,腥气冲天,海水发黑。
2、连带的经济损失。1973年厄尔尼诺现象时,秘鲁鯷鱼大量死亡或南迁,导致以鳗鱼为食的悄烂鸟类大量死亡。这一年,秘鲁的鱼获量由常年的秘鲁捕鱼量从1030万吨锐减到180万吨,。
3、生命财产损失。1982年至1983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使秘鲁北部和厄瓜多尔洪水泛滥,造成600人死亡,损失达6.5亿美元;同时,引起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严重干旱,使400人死亡液运物,损失达30亿美元;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引起世界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扩展资料秘鲁渔业形成原因:
秘鲁沿岸处在东南信风带内,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闹液层海水便上升补充而形成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
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翻,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个别年份,南、北赤道暖流逆流,使秘鲁沿岸气温变高,离岸风较弱,冷海水上泛得较少,海水温度较常年升高,鱼类不适应较高的水温,大量死亡。此时发生的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本格拉寒流附近也有世界性的大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在高中地理必修本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课中的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南大西洋渔场”字样。
东南大西洋渔场的成因与秘鲁渔场成因类似,都是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秘鲁渔场
厄尔尼诺现象会对金属产业有影响吗
厄尔尼诺现敬举象对金属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因为有色金属大国可能面临严重的洪水或干旱,导致矿业受影响。金属采矿过程中通常需要亮帆碧消耗大量水资源,在印尼、菲律宾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矿业依赖于水运及水电能源供应,这些地区的矿业开采可能受到显著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最近发布“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用它衡量天气现象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该指数显示,从以往记录看,金属镍居然最有涨价潜力。自91年以来,每逢厄尔尼诺现象发生,镍价格平均上涨13%。法兴银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负责人MichaelHaigh对此解释轿郑说,这是因为厄尔尼诺通常会使全球最大镍产国印度尼西亚出现干旱,而印尼的采矿设备依赖水电。除镍,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看好的还有铜。因厄尔尼诺期间全球最大铜产国智利和秘鲁会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矿区会减产。标准银行分析师LeonWestgate认为,印尼的干旱可能会影响铜的供给,因为当地一条将铜精矿等原材料运出印度尼西亚的主干道--弗莱河(FlyRiver)会因干旱而水位下降。海通证券认为,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从2013年智利、秘鲁、印尼、澳大利亚和巴西这几个主要的矿产国各种金属占全球比例排序分析,锂、铜、锡、银、锌和镍六个品种是核心的受影响品种。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厄尔尼诺会导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而南美智利和秘鲁暴雨成灾。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铜矿的开采和运送。而印尼等南亚次大陆干旱会影响到印尼镍矿的开采。另外,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会影响海上航运和港口发货。这也是市场上的交易商们所关注的。高盛指出,厄尔尼诺来袭,使铜和镍成为最有涨价潜力的大宗商品。摩根大通也表示,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部分基本金属供应趋紧已成大概率事件。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周期性的厄尔尼诺现象真的发生,镍、铜、锡等基本金属矿产量或面临较大风险,产量缩减可能使价格“水涨船高”,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厄尔尼诺对棉花期货有怎样影响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盯睁数花苗期早态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凯首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