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德指期货 > 2001年美国期货 美国天然气期货

2001年美国期货 美国天然气期货

期货大神 德指期货 2023年08月29日

2001年11月1日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一览

APEC会议成功召开成果丰硕令人瞩目

10月21日,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结束,会议通过了四个文件:《APEC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上海共识》、《数字APEC战略》和《反恐声明》。

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上海共识》提出了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和集

体行动计划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进一步体现自愿原则,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单边行动计划提出了“探路者倡议”,鼓励一些成员先行一步,率先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具体行动,并推动其他成员效仿他们。

APEC各成员制定了《数字APEC战略》,提出建立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深化机构改革创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完善金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市场,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等措施。

结束15年艰苦谈判中国入世终成现实

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入世获得批准。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历经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入世终成现实。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包括,5年内在降低关税方面,将15%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在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方面,全部取消400种进口配额;在农业方面,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1%降到17%,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在服务业方面,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证券、法律、会计、医疗和电信等市场。

世贸组织的规则鼓励竞争,而且必须是有序的竞争。其基本要求是建立统一的市场,这需要统一的经济政策和统一的经济体制。中国将享受多边贸易体系多年来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享受多姿昌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将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

世界经济滑坡加剧欧洲联盟大受其害

欧盟经济自年初至年末增速不断下滑,2001年上半年先是受疯牛病、口蹄疫等食品危机和油价的困扰,食品和能源价格轮番大幅上扬;下半年则是在美国“9·11”恐怖事件的阴云笼罩下,随世界经济滑坡的加剧,欧盟经济大受其害,开始急剧降温。

欧盟2000年经济增长率曾高达3.5%,因此2001年初经济界普遍看好这一年欧盟经济,对前景预测相当“乐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和几次意外事件的撞击虽然没有从根本上促使欧洲经济航船偏离航向,但航行速度明显减慢。欧盟委员会称,由于2001、2002两年世界经济形势黯淡,欧盟经济将在低速增长的轨道上徘徊。欧委会指出,2001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将为1.7%,2002年为1.4%,这是欧盟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衰退以来最低的。

2001年欧盟经济减卜灶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不振,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泡沫破灭,世界贸易增长出现停滞,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放缓。“9·11”事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运输和保险费用上涨,导致国际贸易下降,企业投资减少,家庭消费减弱,全球经济活动的不安全和不稳定性凸显。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趋势下,欧盟无法独善其身。

拉美经济动荡多变经济增长大不如前

总部设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日前发表2001年年度报告,宣布2001年拉美经济仅增长了0.5%,远远低于2000年的4%。

报告指出,拉美经济2001年出现逆转,主要是由于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速减缓,国际消费市场增长乏力和阿根廷金融形势持续动荡等因素造成的。报告说,2001年多米尼加、智利、委内瑞拉和洪都拉斯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2.8%和2.5%;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秘鲁和墨西哥的经济分别比上一年下降3.8%、2.5%、0.5%、0.5%、和0.1%。

根据拉美经委会公布的初步统计数字,2001年拉美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为8051亿美迹弊扒元,比上一年的8248亿美元减少了2.39%。其中,进口额为4137亿美元,比上一年的4191亿美元减少1.29%;出口额为3914亿美元,比上一年的4057亿美元减少3.52%。由于出口收入明显减少,拉美2001年的国际支付赤字已达到530亿美元。

报告说,2001年,拉美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降至583亿美元。1999年和2000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为770亿美元和648亿美元。

出口减少复苏艰难亚洲经济前景暗淡

2001年,受美、日、欧等经济体同时降温以及国际对电子产品需求大幅减少的影响,出口占主要地位的亚洲经济开始急剧滑坡。而9·11恐怖袭击事件则使亚洲经济雪上加霜,一些国家开始陷入或滑向衰退,亚洲经济再次步入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暗淡的长夜。

受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减弱和世界贸易下降的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大幅下滑。今年以来,日元持续贬值也给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在11月发表的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0.8%下滑至负5%,而东南亚新兴国家的出口则下降到负5.3%。

由于出口大幅减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普遍下滑。今年前三个季度,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2.5%,而中国台湾与新加坡则双双陷入衰退。据亚洲开发银行近日预测,200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从上一年的7%下降至3.4%,而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内部政治动荡及东南亚恐怖活动的兴起也加剧了该地区金融市场动荡的程度,导致股市狂跌,资产严重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规模从该地区撤出,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全球股市普遍暴跌消费信心降到低点

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2001年无疑会留下重重的一笔。随着投资者告别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股市暴涨带来的财富梦也彻底破灭。

全球股市普遍大幅下跌,并且动荡加剧。3月份,纽约股市受到重挫,道指跌破1万点,纳指下探到2000点以下。此后又历经下跌和上涨的反反复复,至2001年年底,仍未挽回跌势。从威尔希尔5000指数看,美国人的财富已从2000年初的高点跌了近1/3,也就是减少了6万亿美元左右。全球股市市值损失近十万亿美元。

“9·11”事件发生后,美、欧、日股市在半个月内跌幅普遍高达20%—30%,面临崩盘的危险。由于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迅速采取措施,连续大幅下调利率,股市下跌势头得到遏制。但是由于股市的回升是在美国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并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当前全球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同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9·11”事件后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人们不再把股市看作是一个永不停歇的“盗利机器”。

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各国承诺限产保价

借上一年强势的东风,国际石油价格在2001年曾保持了较高价位。但“9·11”事件之后,石油价格暴涨后接着暴跌,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动荡的局面。

“9·11”事件后,原油价格一度暴涨到每桶29美元,伦敦国际原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飙升到30美元/桶以上,最高时达到31.05美元/桶。随后油价很快回落,9月底跌破20美元大关,12月中旬,原油价格又跌到每桶不足17美元。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缺少足够的合作与默契,是油价产生动荡的另一重要因素。

即使是在油价跌破底线时,各产油国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非但未能携手减产保价,相反,有的国家还在竞相生产,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加剧了石油市场的混乱。为稳定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部长12月28日在开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将在明年头6个月内削减石油的产量150万桶。

12月5日,俄政府公开宣布,自2002年1月1日起,俄将每天减少原油产量15万桶。此外,墨西哥、挪威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将按照各自的承诺,对限产保价作出贡献。

全球经济表现疲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2001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4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4%。

近年来,中国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19世纪,英国几乎用了100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2.5倍;1870年至1930年,美国花去了60年时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3.5倍;1950年到1975年,日本花了25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6倍。1979—1999年,中国只用了20年,就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7倍,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奇迹。

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保持全面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实现7%以上增长的同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增长,同时市场价格较为稳定。2.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近两年内中国经济波动不超过1.5个百分点。3.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质量提高。4.今年前三季度外贸出现136亿美元的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7%。5.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议定书签署,西部大开发具体项目逐步落实。

美国经济结束增长全球经济难以回春

今年以来,受美国经济继续减速的影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显著减缓。“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由减速转变为负增长,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在美国经济持续减速的同时,日本经济已经陷入衰退,欧盟经济也趋入停滞。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下调后的最新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仅为2.4%,不仅大大低于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周期性高点时的4.7%,而且低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增长处于低谷时的2.8%,为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计从2000年的3.8%降至今年的1.0%,美、日、欧经济增长分别从2000年的4.1%、1.5%和3.4%降至2001年的1.1%、0.9%和1.7%。

全球经济跌声一片俄罗斯经济成为亮点

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落之时,俄罗斯经济却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

首先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投资预计分别增长5.5%和8%,居民工资和实际收入将分别增加20%和6.5%。2001年头10个月,俄罗斯工业产值比2000年同期增长5.2%。此外,俄农业生产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今年的粮食产量预计将达8300万吨,比去年增长2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两年油价上涨,俄罗斯外汇收入增加,目前已偿还大笔债务,1999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国家债务曾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40%;2001年俄偿还外债137亿美元,逐渐成为一个负债水平正常的国家。到年底,国家债务总额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俄官方认为,即便对发达国家来说,这也已经是“可以接受的”负债率。

在对外贸易方面,尽管2001年前10个月进口上升,但俄外汇储备仍增加了10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家税收比2000年同期增长50%,联邦预算收入已超过全年计划。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元贬值难挽颓势

2001年年初以来,由于日本各界对经济前景普遍感到担忧,同时各个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也几乎全部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负增长的坏消息。这一年,日本经济陷入10年来的第三次衰退,正一步一步走向危机:景气低迷,股市暴跌,失业猛增,金融不稳。至此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可是,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

尽管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了一系列放宽金融管制的措施,但毫无效果。现在,日本政府已把日元贬值作为最后手段,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提升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刺激出口,从而使进口物价上涨,以抑制国内物价继续下滑和经济不景气的进一步恶化。

日本经济的窘境曾引起全球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建议日本中央银行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提升日本国内的通货膨胀,以使日本经济能够复苏。日本央行也采取了减低利息、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但是见效不大。

911对原油期货的影响

资深原油投资者深知突发风险事件对油价的影响,横跨15年之久的911事虚携件仍然值盯誉早得思考。911事件原油走势之间的关联性是原油投资者深入原油分析的必学之课。

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国内最为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死亡人数高达2996人,美国国内经济损失达到两千亿,间接影响全球经济损失一万亿美元。该次事件更是沉重削弱了美国在全球中的经济和政治安全稳定性,并对美国国民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心理影响。

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在周二,贵金属、原油等金融市场正常开市,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时间,金融市场启动风险熔断机制当即休市,美国在911事件后当即宣布股市延迟至一周后开市,美国股市在复市当天下跌7.13%,一周跌幅为14.56%,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才慢慢企稳,恢复市场活力。

我们从黄金和原油日线了解到,一旦出现这种风险事件,贵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的反应是非常及时和强劲的,黄金从9月11日当天收盘价格的271.65在第二天9月12日国际市场开市后直接跳高到287.00,也就是911事件直接引导价格出现5.7%左右的涨幅;

911事件原油始末揭秘请看以下内容:原油从9月11日当天收盘价格的27.77美元/桶在第二天9月12日国际市场开市后直接跳高到29.89美元/桶,涨幅7.63%。

突发的风险事件,带来的是全球的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人们为了规避风险的需要,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金融市场直接出现传导效应,抛售货币,购入大宗商品,贵金属、原油等市场价格大涨。

由于贵金属、原油等金融产品属于国际性交易品种,因此,即使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休市,但在国际市场仍可进行交易,这就是投资机遇。

上述内容便是对凯雀911事件原油走势是怎样波动的叙述,为投资者揭示了类似事件对原油走势的影响。由于贵金属、原油市场不受任何一个国家的操控和限制,因此每次重大全球事件后,它们首当其冲。

1995年至2008年国际期货每年的大事件(涨幅较大的各股)

道琼斯指数崩盘(1989年),苏联新政权的军事袭击(1991年),美伊沙漠风暴(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1992-1995年),英国霸克菱银行倒闭事件(1995年),亚洲货币惨遭狙击面临贬值(1997年),美国911袭击事件(2001年),美伊战争(2002年)2003年H股上涨4倍,是由于国际资金看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竞相投资,H股从区域性被冷落的市场成为国际巨额资金投资的最佳场所;3)为何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没有让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2004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却暴涨,石油、重金属价格翻翻。因为中国2003年、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使得中国乃至世界整体供需短期失衡(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点---1700点大牛市(中国本轮针对固定资产的宏观经济调控源于此)2006年1月2日,国际金价为每盎司514美元。随后,金价展开了跳跃式上涨,一天之内上涨20美元都不是新鲜事。到5月12日,国际金价终于弊磨创下每盎司730美元的历史纪录。2007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演变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大事件,让投资者始料不及,但随后美国实体经济陷入低迷之中,确实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以很大冲击。今年已有11家银行关门,始于去年8月的美国金融动荡,在14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低价收购等一连串重磅炸弹同时团卜源引爆后,其严重性俨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仅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就已有11家银行倒闭。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期间那场惊天动地的银行倒闭潮。相关资料显示,在那短短4年间,美国共有9755家银行破产,占当时银行总数的1/3。

虽然从数量上来看,此次美国银行业危机远不能和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但在市场环境已发生巨变的时代背景下,仍出现如此规模的银行倒闭潮,实属触目惊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为今年以来第11家破产的美国地方银行。而此前的8个月,已分别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银行先后倒闭。其中最大的银行是7月11日宣布破产的IndyMac,该行拥有320亿美元资产和190亿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塌态(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单上的“问题银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创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来的最高纪录。

自2000年10月以来,FDIC已关闭了37家银行,其中2002年关闭了12家,为历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无银行倒闭,2007年为3家。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11家银行先后破产,仅7月以来的短短两个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长谢拉·布莱尔上月表示,她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的银行“难逃厄运”。

“我认为这场危机才刚过半,甚至可以说最坏的时候还未到来。未来几个月我们看到的将不只是中小银行倒闭,我们还将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业银行倒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说。

仅仅过了一个月,罗格夫的话就已应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诸多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银行信贷损失的高峰。如果真是这样,美国银行的倒闭潮也许才刚刚开始。

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和过程

过程相关内容(时间):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渗敬市重挫。碰老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5.次贷危机的发展

2007年

2007年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2007年4月4日

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4月24日

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

2007年6月22日

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

2007年7月10日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2007年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2007年8月1日

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

2007年8月3日

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

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2007年8月5日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

2007年8月6日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0日

美次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丛吵慎出手干预

2007年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2007年8月14日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

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

2007年8月14日

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

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各经济体或推迟加息

2007年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

美次级债危机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

2007年8月17日

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

2007年8月20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

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

2007年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

2007年8月22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

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

2007年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

2007年8月28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

2007年8月29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

2007年8月30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

2007年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

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2007年9月1日

英国银行遭遇现金饥渴

2007年9月4日

国际清算银行与标普对次级债危机严重程度产生分歧

2007年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2007年9月21日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风波导致央行行长金恩和财政大臣达林站上了辩护席

2007年9月25日

IMF指出美国次贷风暴影响深远,但该机构同时认为各国政府不应过度监管

2007年10月8日

欧盟召开为期两天的财长会议,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问题

2007年10月12日

美国财政部本着解决次贷危机的宗旨,开始广开言路改善监管结构

2007年10月13日

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年10月23日

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万人

2007年10月24日

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

2007年10月30日

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

2007年11月9日

历时近两个月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

2007年11月26日

美国银行开始带领花旗、摩根大通为超级基金筹资800亿美元

2007年11月28日

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至445万户

第三季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

2007年12月4日

投资巨头巴菲特开始购入21亿美元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垃圾债券

2007年12月6日

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0.78%

2007年12月7日

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

2007年12月12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7年12月14日

为避免贱价甩卖,花旗集团将SIV并入帐内资产

2007年12月17日

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2007年12月18日

美联储提交针对次贷风暴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欧洲央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

2007年12月19日

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

2007年12月21日

超级基金经理人BlackRock宣布不需要再成立超级基金

2007年12月24日

华尔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个出售协议,以缓解资金困局

2007年12月28日

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冲减340亿美元次贷有价证券

2008年

2008年1月4日

美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2001年以来最高

2008年1月16日

评级公司穆迪预测SIV债券持有者损失了47%资产

2008年1月17日

次贷亏损严重,标普评级公司开始对债券保险商实施新的评估方法

布什政府有意放松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监管

美国去年12月新屋开工数量下降14.2%,年率为100.6万户,为16年最低

2008年1月21日

英国财政部要求有意收购诺森罗克银行的私营企业在2月4日前提交详细提案

2008年1月22日

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

2008年1月24日

美国纽约保险监管层力图为债券保险商提供1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2008年1月30日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2008年2月1日

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8万,为超过4年来首次减少

2008年2月9日

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声明指出,次贷危机影响加大

2008年2月12日

美国六大抵押贷款银行为防范止赎的发生,宣布“救生索”计划

巴菲特愿意为800亿美元美国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

2008年2月14日

美国第四大债券保险商FGIC宣布愿意分拆业务

2008年2月18日

英国决定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

2008年2月19日

美联储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也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

2008年2月20日

德国宣布州立银行陷入次贷危机

2008年2月21日

英国议会批准国有化诺森罗克银行

2008年2月28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声称即使通胀加速也要降息

2008年3月5日

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减2万多,美元兑欧元刷新历史新低

拓展资料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

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它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货币信用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放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了货币信用供给与支付能力间的巨大缺口,最后严重偏离了现实产品市场对信用的有限需求。当这种偏离普遍地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时,次贷危机,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机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就此而言,"经济"是带有价值取向的一个结果,"金融"则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某个过程。因此,经济危机,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萧条),比如,信用扩张带来的过度需求(最近发生的经济危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同。金融危机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

(参考资料美国金融危机百度百科)

标签: 美国   经济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