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期货指数 卢布期货指数实时行情
俄罗斯股市指数叫什么
所谓的俄罗斯指数,也就是RTS指数和莫斯科早衡指数,俄罗斯股票指数被称为俄罗斯即时战略指数(RTS)。
【拓展资料】
受乌克兰紧张局势影响,俄罗斯股市周一开盘大跌,盘中一度暴跌逾10%,创2008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据悉,与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一样,俄罗斯散则股市一直处于熊市之中,当前点位较2011年4月高点低约27%。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5.5%上调至7%,即刻生效。在卢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俄罗斯央行此举意在收紧货币政策,缓解市场波动。
此前的2月14日,俄罗斯央行连续第16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曾强调,如果最近市场上对俄罗斯卢布的抛售有催高通胀的风险,俄罗斯央行将采取加息行动。俄罗斯央行的加息举动,也给予俄罗斯股市重创。周一早些时候,一直表现不佳的俄罗斯卢布跌至纪录新低,同时,俄罗斯Micex证券交易所开盘下跌7.9%,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当该国央行宣布加息后,股市跌幅扩大至超过10%。
本来就已是最疲软货币之一的卢布下跌近3%,跌至1美元兑36.90卢布的创纪录低点。随后俄罗斯央行出乎市场意料地提升了利率,并支出至少70亿美元支撑卢布汇率。
市场动荡之际,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令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乌克兰国防部表示,该国在克里米亚的部队接到了俄军的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当地时间凌晨5点前向俄军投降,否则将遭遇俄军攻击。俄罗斯方面否认了这一声明,称这是“一派胡言”。
2014年迄今卢布汇率下滑近11%,这引发了对俄罗斯的通胀担忧。在俄罗斯,人们仍对1997-98年和2008-09年的卢布贬值有着冲睁棚痛苦记忆。由此产生的冲击波已传遍全球股市。随着投资者寻求政府债券等更安全资产,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富时环球(FTSE All-World)股票指数下跌了1.4%,逆转了上周的增幅。纽约收市时,标普500指数(S&P 500)下跌了0.74%。小麦价格跃升了4.7%,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上涨了2.1%,而英国天然气期货跃升了近10%。针对乌克兰和俄罗斯债务违约的保险成本跃升了15%。
为什么没有人民币指数
对于美元、欧元这样浮动汇率制的货币来说,一天上涨0.2%,一年上涨10%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然而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人民币汇率是一条几乎静止于8.2765的水平直线,直到2005年7月21日,它突然笔直地升到8.11,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动。虽然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民币形成机制的完善却是一大步。截至昨天,人民币兑美元较汇改前已升值近9.4%。在人民币汇改满两周年之际,我们将推出四期系列特别报道。
2006年7月,《第一财经日报》通过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测算发现,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四季轮回之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又基本回到汇改前的水平。今年我们继续测算了有效汇率,并正式推出了CBN人民币指数。我们发现在汇改后的第二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升值了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值了6.2%,而同期美元指数贬值了6.3%。也就是说,人民币进入了与美元相对分离的轨道。
在经典的国际金融教科书中,有一个外汇市场的蜜月孝昌败效应(honeymoon effect)理论,汇率在一个窄幅区间内波动,当市场汇率偏离中心地带时,会有一种力量推动其回归中心汇率。宛若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任何短暂的分离都促使它们更加热切地奔向对方。
在一个漫长的岁月里,人民币和美国似乎就是这样一对伴侣。然而今天,这对“热恋的情侣”已然显现出“劳燕分飞”的迹象。《第一财经日报》今日发布的CBN人民币指数显示,自2006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16日,也就是在汇改之后的第二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升值了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值了6.2%,而同期美元指数贬巧颤值了6.3%,两者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走势。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名义有效汇率一般选择外贸比重作为权数,通过计算本国货币与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的加权平均值获得,而在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基础上用相对物价指数加以调整,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人民币与美元“相对分离”
我们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汇改后的第一年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0.3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同期美元指数贬值3.4%。对照汇改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汇率走势可以发现,在第二年美元出现更大幅度贬值的时候,人民币有效汇率却出现更大幅度的升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一定程度上人民币汇率在可能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人民币独立性较以往更强。
进一步考察双边名义汇率。自2006年7月21日至2007年7月16日,美元相对欧元贬值7.8%,相对英镑贬值8.7%,相对日元升值4.9%;而同期人民币相对欧元贬值2.87%,相对英镑贬值4.2%,相对日元升值6.9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上,人民币与美元并没有保持相同的步调。
似乎可以看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可能会考虑进入一个与美元相对分离的汇率运行轨道,人民币汇率的独立性在逐步增强。
升值加快
通过计算我们还得出,截至2007年7月16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汇改以来总共升值了3.46%,其中汇改后的第一年只升值了0.37%,而汇改后的第二年则升值了3%。而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双边汇率总共升值了7.2%,其中汇改后的第一年升值了1.6%,汇改之后第二年升值了5.5%。由此可见,无论是用名义有效汇率还是对美元的名义双边汇率衡量,人民币都处于一个升值态势,并且升值速度有所加快。
同时,从数据也可以看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要小于对美元的名义双边汇率升值幅度,这主要是因为近两年来美元总体上处于一个贬值通道。事实上,人民币对大部分的篮子货币依然是贬值的。在我们选择的11种篮子货币中,人民币除对美元升值外,自汇改以来,对日元升值了18.4%,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升值了7.2%;对韩元和新加坡元迅贺汇率基本不变;对其他的主要币种则基本是贬值,其中对欧元贬值了5.35%,对英镑贬值了7.75%,对加拿大元贬值了8%,对澳大利亚元贬值了6%,对俄罗斯卢布贬值了4.5%,对泰铢贬值了23%。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何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却无法缓解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
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1%
从指数走势来看,以2005年1月3日作为基期,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06.7,在年底攀升到110附近,但到2006年7月21日又回落到107.1,大致相当于回到汇改原点。而在汇改之后的第二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逐步攀升,2007年7月16日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为110.4。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走势相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走势则相对平稳。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06.4,汇改后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105至107的区间窄幅震荡,汇改之后的第二年则开始不断攀升,2007年7月16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1.8。总体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汇改以来升值了5.1%,其中汇改后第一年贬值了1%,而汇改之后第二年升值了6.2%。
在计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汇改之后第二年,中国对主要贸易经济体的相对物价指数呈现一个攀升态势,这说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并没有带来人们事前预计的通货紧缩效应。
CBN人民币指数包括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指数。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名义有效汇率以某个时间点为基期,统计样本期间本国货币与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的加权平均值,一般选择外贸比重作为各种外币的权数。而如果考虑到一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物价水平的变化对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影响,在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基础上用相对物价指数加以调整,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正如美元指数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风向标,伴随着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构造一个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已经显得十分迫切。有效汇率在政策和市场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度量一个国家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构成一国货币和金融指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用来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还可以作为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外汇市场操作的参照系。
在编制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时,我们共选取了11种主要货币构造货币篮,分别是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林吉特、卢布、澳大利亚元、泰铢和加拿大元。之所以选择这11种货币,一方面是因为上述货币对应的经济体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总和占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大约75%;另一方面,上述11种货币也是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披露的汇改后人民币参考的“一篮子货币”所包含的币种。
在测算人民币有效汇率时,我们选择2005年1月3日(即2005年第一个交易日)作为基期,对应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00。本报告测算的时间段为2005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6日,分别以上述11种货币对人民币的名义双边汇率收盘价作为计算基础。贸易权重则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权重数据推算得出,该数据库每三年更新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内地有不少对外贸易是通过香港地区转口至第三方,如果在计算贸易权重时不加以矫正,其他经济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就会被低估。而BIS在计算贸易权重时,将中国内地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份额进行分解,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真实状况。
在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我们计算相对物价指数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各经济体物价指数月度数据。中国物价指数在OECD发布的同比数据基础上经基期调整计算得出;而贸易伙伴物价指数则在主要货币对应经济体物价指数基础上通过贸易加权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