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恒指期货 > 国债期货收盘分化 国债期货收盘分化什么意思

国债期货收盘分化 国债期货收盘分化什么意思

期货大神 恒指期货 2023年09月04日

327国债的现货市场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祸根

重提1995年“327”国债事件,并非仅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在上海宣告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意义重大。在欢呼之余,也不禁使人想起1994年“327国债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中国的金融衍生期货交易健康成长。

国债期货交易是非常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但是,当时我国国债发行较难,主要靠行政摊派。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乱洞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行业管理者发现期货这个东西不错,可以提高流动性,推动发行,也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国债期货交易,在二级市场上可以对此进行做多做空的买卖。

在本质上,这种交易做的只是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这也正是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支持者的原因。

令人疯狂流泪的“327”1993年10月25日,北京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在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围绕对“327”国债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128.5元,但到期的预测价格还受到保值贴补率和是否加息的影响,市场对此看法不一,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导致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的状态形成鲜明对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其负责人管金生铤而走险,当日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砸出1056万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币的国债)卖单,把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或陪简,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

当天夜里11点,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次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京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衫裤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327”国债参与者如是说:“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327”国债期货合约上惊心动魄的厮杀,现在说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

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

“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后事之师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万国证券预期已经形成错误,当出现无法弥补的巨额账面亏损时,干脆以搅乱市场来收拾残局。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具有全国性效力的国债期货交易法规。但却太晚了。

保证金规定不合理,炒作成本极低。“327”事件前,上交所规定客户保证金比率是2.5%,深交所规定为1.5%,武汉交易中心规定是1%。保证金水平的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用500元的保证金就能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无疑是把操纵者潜在的盈利与风险放大了40倍。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成分更为加大,过度炒作难以避免。

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预警监控体系。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事发前上交所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出现上下差价达4元的振幅,交易所没有预警系统。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钻了市场管理的空子。

管理漏洞,透支交易。我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方式,按“逐日盯市”方法来控制风险,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故不能杜绝透支交易。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

监管职责不明确。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最初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推出的,《办法》颁布前,中国一直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国债期货的主要主管机构。财政部负责国债的发行并参与制定保值贴补率,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例行管理,并制定和公布保值贴补率,证监会负责交易的监管,而各个交易组织者主要由地方政府直接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监管措施上的真空。“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至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从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170余家期货企业日子极不好过的11年,监管层也整整思考了11年。人们还将思考多久?还将等待多久?

淮南的柑橘很香甜,但是到了淮北就成了苦涩的“枳”。我们在引入金融创新工具的激情中忘记了要先打理好这里的监管气候和土壤,给它一个营养丰富的环境它才能顺利成长、恢复本性,否则只能是因发育不良而早夭。

国债期货的基础是利率市场化,虽然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工作已经启动,但程度还不够。因此,国债期货的推出应该等待利率真正市场化的那一天。等待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技巧。

转债为什么涨这么好

1.转债市场复盘

2019年以来,A股出现阶段性反弹,尤其是春节后竖让茄A股连续上涨,受正股带动,转债市场同样涨势喜人。我们以2019年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基数,来测算年初以来的累计涨幅,截至2月15日,上证综指上涨8.81%,中证转债指数上涨8.71%。

1.1.转债指数跑赢股指?

年初以来的27个交易日中,中证转债指数跑赢上证综指的天数共有15天。分别为1月3日、1月8日~1月14日、1月17日、1月24~2月11日。超半数的交易日,转债指数均跑赢了股指,市场弹性较好。

1.2.哪些转债表现良好?

年初以来上市的118只可转债普遍上涨,仅江南转债一只有所下跌,跌幅为1.70%。在上涨的117只转债中,涨幅超10%的个券有26只,涨幅介于5%~10%的个券有58只,其中涨幅前五的个券分别为特发转债(26.62%)、洲明转债(22.16%)、鼎信转债(19.97%)、隆基转债(17.82%)和天马转债(17.19%)。

从转债正股方面来看,根据我们的统计,年初以来正股跑赢转债的个券有59只,转债跑赢正股的个券有59只。其中,盛路转债、众信转债和岭南转债抗跌性较强。盛路转债正股下跌9.45%,而转债上涨7.84%;众信转债正股下跌10.06%,而转债上涨6.11%;岭南转债正股下跌12.23%,而转债上涨3.05%。这说明正股上涨仅是推动转债上涨的因素之一。估值的提升也是转债市场大涨的另一因素。

从转债类型来看,目前偏股型转债涨幅最好,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11.61%;其次是平衡型,累计涨幅达7.47%;涨幅稍弱的是偏债型,涨幅仅为5.41%。

从行业层面来看,转债市场所涵盖的申万一级行业共26个,无采掘和综合行业。年初以来各行业全面收涨,其中通信(18.14%)、钢铁(11.24%)、轻工制造(10.93%)、农林牧渔(10.41%)和银行(10.02%)等行业涨幅较好。

从股票市场来看,年初以来家用电器(17.96%)、电子(17.25%)、食品饮料(17%)、农林牧渔(16.56%)和电气设备(13.43%)涨幅较好。由于转债市场深度有限,转债和正股市场在行业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分化。

2.当前转债上涨的驱动因素

我们常常将转债价格的影响因素分为正股、债底、估值和博弈条款四项。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正股的价格走势。这主要是由我国转债的盈利模式所决定的。我国A股市场由于做空机制不完善,正股价格的上涨是推动转债价格上涨的滑梁根本盈利模式。

2.1.正股推动

转债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源于正股的驱动。随着部分上市公司逐渐披露2018年的业绩预告,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在股价和转债价格上均有所上涨,比如三一转债。三一重工在2019年1月26日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82%到202%。对于那些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而言,未来正股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看好相应转债。

2.2.偏股型转债估值提升

目前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3.94%,处于历史上44%分位数;而偏债型转债的YTM为3.52%,处于历史上28%分位数,比偏股型低。偏股型转债的估值水平提升明显。

2.3.流动性改善

年初以来,转债市场的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日均成交量达22亿元左右,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流动性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投资者的情绪有所改善。另外,偏股型转债累计成交金额显著高于平衡型和偏债型,表明转债市场此轮上涨主要是偏股型转债上涨主导的。

3.对转债市场的思考

3.1.债底保护偏弱

当下转债市场的估值有所增加,后续转债市余察场的走势更加依赖股市的表现。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到期收益率为负的转债有29只,这些转债在次轮行情下表现良好,目前平均价格水平达117元,相对性价比有所下降,债底保护性偏弱,建议不要盲目追涨,可在价格出现短期回调时进入,审慎择券。

3.2.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当下应立足基本面,选择正股优质的转债。建议关注航电转债、洲明转债、三一转债、海尔转债、圆通转债和隆基转债。另外考虑到银行转债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叠加高股息率,我们认为其较适合作为中长期的配置资产,增加持仓的安全边际,建议关注平银转债、常熟转债和宁行转债。最后加强对新券的关注度,适当参与打新,提高持仓性价比。

二、本周行情回顾

1.权益市场

本周股市有所回暖。截止本周五收盘,上证综指上涨2.45%,报收2,682.39点;创业板指上涨6.81%,报收1,357.84点。分行业板块来看,本周行业普遍上涨。仅银行板块下跌1.02%。其中涨幅最大的行业是电子、农林牧渔和通信,涨幅分别为10.97%、10.59%和8.37%。

2.债券市场

本周债券市场继续上涨。周一股债齐涨,国债期货强势走高,逆回购暂停,短端资金价格走高。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31%,5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19%。现券10年期主要利率债收益率下行逾3bp。现券国债交投清淡,短端相对活跃,收益率走势分化;周二国债期货多数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1%,5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2%,现券10年期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下行;周三国债期货上冲乏力,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2%,5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3%,2年期主力合约收平。现券10年期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周四期债现券齐走弱,10年期债收下跌0.23%,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近2bp,新券发行偏暖;周五国债期货尾盘跳水涨幅明显收窄,10年期债主力合约收上涨0.05%,5年期债主力合约上涨0.03%。

3.转债市场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较上周上涨1.64%,报收302.12点。从个券表现来看,绝大多数转债有所上涨,其中康泰转债、特发转债和万顺转债涨幅最大,涨幅分别为10.58%、9.86%和8.77%。光大转债、东财转债和海尔转债跌幅最大,跌幅分别为0.84%、0.95%和2.15%。

本周转债市场成交金额为170.55亿元,较前一周提高了52.09%。

4.一级市场发行进展情况

本周共有7家公司发布可转债最新进度情况,其中3家公司发布可转债董事会预案,4家公司可转债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三、风险提示

1)经济基本面变化、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

2)正股业绩不及预期,股权质押风险等。

本文源自岳读债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标签: 期货   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