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期货影响 一带一路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一带一路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有效推动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概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现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探索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措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一)“一带一路”概芦猜述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东起东亚经济圈,西达欧洲经济圈,其间横跨的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周边各国旨在建立一条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互助共赢之路,这有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短板”和培养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
“一带一路”构想主要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驱动的。
1.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重心正在逐步发生转移
目前,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迅速上升,这其中,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总规模达21万亿美元,全球占比达29%,货物和服务出口全球占比达23.9%,经济重心正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加大。近几年,美国相继推出了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政策,并且相继签订了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全球经济规则的改写,我国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我国需要发展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贸易结构,通过“一带一路”的经济纽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互补。
2.从国内经济形势而言,首先是需求不足现象突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全球出口增速十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首先,国内低成本优势消退,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已成态势。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比重偏高的状况。表现在消费领域中,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持续下降与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与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圈占资源,不利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总而言之,就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疲软,无力拉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GDP同比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为6.9%,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进入中高速,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传统的经济驱动因素疲软。因此,我国亟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并且创造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利用国际贸易拉动国内需求增长。而“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构架了平台。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在未来进程中将囊括更多的国家,促进更多经济体实现交流与合作。
(二)“一带一路”现状
“一带一路”在国内主要区域以西部和东南省份为主,途径我国西部的兰州、西安、乌鲁木齐和东南部的福州、泉州、广州、湛江、海口等地。重点行业包括基建(铁路、港口)、油气管网及设备、旅游、电网设备、交通物流、农产品、商业贸易和金融业。经过大多数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与中国关系友好的邻国,体现了地域和国别上的开放政策。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经济体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共计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占同期总额的7.5%。投资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对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421份,新签合同额154.6亿美元。
二、“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1.“一带一路”扩大信带了人民币的认可度和结算范围
目前,亚洲国家大部分处于手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亟需长期的资本服务。而中国的一些产业已经具有输出能力,如中国的高铁、核电、对外工程承包、智能电网、大型设备、建材生产线等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设备制造质优价廉,配套能力强,与这些国家的需求高度吻合。例如,在高铁方面,我国申请技术专利多达200余种,占全球高铁申请总额的70%,而且我国高铁成本低廉,时速3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1.29亿元,时速2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0.87亿元,远低于每千米3亿元以上的国际高铁建设成本。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补,利用我国的基础建设优势弥补其他国家的缺陪坦型口,同时又能够缓解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状况。在“一带一路”进程中,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油气管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信网络、航线航道等将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而且刚成立的亚投行可以为这些亚洲国家提供贷款,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与亚、欧、非洲等多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交流的同时,也将推动人民币在这些区域的认可。特别是我国进行的相关设备输出、基础建设、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均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和计价的货币,这些都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量
在亚洲地区,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通常以低价换来过剩的产能。我国目前在建材、钢铁、服装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而其他国家对此类产品存在旺盛需求。在推行“一带一路”之前,我国主要以贸易形式来销售这些过剩产能,但是由于人民币在外汇的认可度太低,所以只能以本币贬值的方式来换取过剩产能的销售,但会产生汇率波动的风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能够为沿线国家建立海路、陆路沿线国家建立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互联互通等贸易通道,推动贸易发展,有利于形成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贸易圈。同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变金融机构,有利于构建一个软通货的计价机制。当一国资金短缺,亟需融资购买建材产品,恰好我国有过剩的建材产品时,只需要用人民币进行支付,这样不仅我国的过剩产能销售出去,人民币也慢慢在国际上流通了,还可以从中获取利差。这些都表明,“一带一路”将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当境外流通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人民币甚至将成为周边国家的储备货币,这些都最终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3.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资金融通
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境外人民币债券融资和权益融资等,有利于实现人民币输出。结合我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融资需求,可以设立人民币投资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的形式投资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并附带购买中国的产品和设备等条件。这些项目投资将产生巨大的人民币融资需求,从而扩大人民币的资金融通。
(二)“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加剧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除了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这样的较大的新兴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是经济不发达、货币币值波动风险高、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小国,这些国家多发货币信用与金融风险,并且通过“一带一路”的联结,周边国家潜在的信贷违约风险极易通过亚投行传导给我国。
2.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将引发“特里芬难题”
Triffin于1960年首次提出特里芬难题,他以美元为例,指出美元作为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需要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逆差;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币值稳定与坚挺的特性,这反而需要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顺差。这两个目标互相矛盾,形成一个悖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将拉大,而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因为为了满足各个沿线国家对资金的需求,我国就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发行过量又将会引起人民币贬值,动摇其他国家及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持续逆差时,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国家可能放弃持有更多人民币,从而使人民币遭遇贸易逆差引发的贬值压力与维持币值坚挺的冲突。
3.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
目前,央行能够有力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比较直接。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的货币供给不但受到国内货币需求影响,还受到国际货币需求影响,另外,来自国际的需求,不管是出于盈利、保值还是风险规避等多种目的而进行外汇交易,都会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人民币在境外流通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央行对国内人民币的调控能力将同时受到国际上货币流通的限制和约束。同时,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也加大了宏观政策的调控难度。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可能发生矛盾,这种内外平衡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需要与一些经济体建立货币合作和货币政策协调,这又将导致人民币汇率政策工具部分失效,限制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三、应对措施
(一)实施控制风险措施,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我国需要实施控制风险的各项措施,为人民币搭建金融安全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例如,为了我国进口商面临的风险问题,应该构建大宗商品人民币期货市场和其他的金融产品。我国应该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货币、贸易、政策、道路等多方面合作,了解不同国家的具体需求和目标,从而因地制宜地确定合适的合作机制。其关键是要把握双方的利益共同点,系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二)为大型经济项目构建融资平台,稳定人民币汇率
针对“特里芬难题”,一方面,我国可以在其他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IMF等多变金融机构合作,共同为大型的经济项目构建融资平台。同时,我国主推的亚投行也应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模式,形成多边协作的金融平台。这些措施将推动沿海多国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减少外界摩擦,降低货币量发行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影响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央行应综合考虑其他经济体的货币供需状况,承担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并且在进行调控时,应关注多国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更需“以静制动”。
外汇期权属于什么期货
外汇期货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按规定在合同约定的到期日内按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割方式,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方式成交后,承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当前所约定的价格交付某种特定标准数量的外币,即买卖双方以约定的数量、价格和交割日签订的一种合约。
中国的外汇期货产品将分为人民币汇率期货和交叉汇率期货两大类。所谓交叉汇率,是指两个外币之间的兑换汇率,交叉汇率期货是指以外币之间的兑换汇率为标的的期货。中金所选择欧元/美元、澳元/美元为标的,是因为它们均是国内市场主要的交叉汇率交易币种。
外汇保证金与外汇期货的区别外汇保证金交易也可以称为现货外汇保证金交易,是属于即期交易的一种,其和外汇期货交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具有杠杆性,扩大了收益同时放大了风险。
2.交易时间长,工作日24小时交易。
不同点
1.交易性质不同
外汇保证金是银行间市场,由银行或做市商提供报价,没有固定的交易所,买价和卖家之间有点差;外汇期货是期货交易所的一种期货合约,由买卖双方集中撮合交易,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全世界的期货交易所主要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悉尼期货交易所、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伦敦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至少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交易市场,另一个是清算中心。期货的买方或卖方在交易所成交后,清算中心就成为其交易对方,直至期货合同实际交割为止。
在价格确定方面,外汇交易中不同的银行或经纪公司,则可能给客户不同的报价,一般来说,大多数银行或经纪公司是以路透社或美联社的报价为交易价格,当行情剧烈变化时会略有差异。而外汇期货价格都源自交易所,全世界只显示一个价格。需要注意的是,期货市场并不提供确定的价格或不间断的交易执行。即使是随着电子交易时代的到来,且对交易执行速度的有限保证,期货市场订单所要填写的价格远没有达到确定的程度。
2.合约性质不同
外汇保证金没有交割限制,可以长期持有,但是隔夜需要付利息。每个外汇期货品种都有交割时间。在交割日之前没有平仓,必须办理交割手续进行交割。外汇期货持仓是不需要任何利息的。
3.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同
外汇期货有专门的交易所来组织交易,并受到各个国家监管机构斗樱的严格监管,即使期货经纪公司倒闭,投资者的期货合约也不会受任何影响。而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很多国家监管的法律法规都不够完善,万一外汇经纪公司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人去楼空'的情况。
可靠性方面,外汇期货有专门的交易所来组织交易,所以比较可靠;而外汇现货,是各国之间银行间的默契和自发行为,一旦有政治因素或者是其他因素影响,报价难免受到影响。
目前我国没有放开外汇市场,市面上的外汇保证金和外汇期货均不受我国法律保护。因此大家在投身外汇市场的时候一定要认准平台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黑平台、对赌盘、无法出金等情况的发生。
仿真外汇期货中金所几乎都个月都会推出新的外汇期货仿真交易新合约,从2014年10月份至今,中金所已经推出过很多外汇期货(仿真)合约,只是合约的名称有所不同,比如:8月15日公布的是AF1811和EF1811合约,而7月18日公布的是AF1810和EF1810合约。合约的名称有其规律,以“AF1811”为例,“AF”是澳元/美元期货合约的代码,“1811”表示合约在2018年11月份到期。
仿真交易简单而言就是模拟交易,涉及的资金是虚拟资金,在风险控制上实行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持仓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强制减仓制度和风险警示制度等。按照新产品上市的程序,仿真交易可以说是新产品上市前检验规则、制度设计的关键一步,为外汇期货的正式挂牌交易做好铺垫。
为什么要推出外汇期货1.人民币汇率期货虽然在境外市场已经成为比较热门的交易品种,但目前在我国境内并未推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对于空世丛离岸人民币需求逐渐增多。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统计,今年6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达到5845.21亿元,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对冲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8个国家或地区上市了人民币外汇期货,其中包括美国、欧洲和新加坡的交易所;但是,我们国家的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却严重滞返颂后,至今未能推出相关的合约品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也已跻身世界第五大货币,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不能尽快推出自己的人民币外汇期货,就可能出现“人民币定价权旁落”的尴尬局面。
而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之后,不但能掌握汇率定价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还能促使全球各国接纳人民币,为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坚实的基础。更多的迹象显示,人民币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热捧,目前已经有60多国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3.目前缺乏一个统一公开透明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外汇避险工具,因此有必要发展境内外汇风险对冲工具。
根据中金所发起的一项调研显示,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交叉汇率风险规模中,其中,欧元兑美元风险规模为3153亿美元,澳元兑美元风险规模为1097亿美元。交叉汇率年波动约10%,远大于美元/人民币(2%),给企业带来经营困难,中国有1/3企业面临交叉汇率风险。所以,为了应对新形势下市场主体对风险管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外汇期货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势在必行。
如果人民币外汇期货在境内上市,外贸企业不仅能更方便地利用这些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避免因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而造成重大损失,企业也不必再想方设法去境外交易所寻找合适的套保工具,从而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这对于企业稳健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稳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拓宽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
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旨在实现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双向自由流动和交易,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步骤。以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与回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顺势之举,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有助于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通过打通离在岸市场,满足境外人民币资产投资国内市场进行保值增值的需求;多措并举发展离岸人缓局民币市场,促进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的便利化;进一步放开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有效扩大人民币回流的路径。特别是在当前资金外流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顺势加快推出上述相关举措。这既有助于缓解资金外流压力,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支撑。
大力发展国内债券市场,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和避险需求
成熟的债券市场对满足境外机构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和避险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美国正是以其成熟、庞大且高度开放的债券市场,为外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避险需求提供了重要场所,也是美元长期以来作为全球最主要国际货币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将稳步增加,相应的资产配置和避险需求将不断提高,建立一个面向全球发行和交易、更具深度、广度和开放度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将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满足全球人民币资本配置和避险需求的重要场所。未来应大力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为各参与机构利用套期保值、掉期合约等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奠定市场基础,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步提高资本市场开放度,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交易工具和投资渠道,使人民币能够真正实现“走出去”,同时“留得住、回得来”。
积极构建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实现计价功能和储备功能的重要抓手。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背景下,中国作为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推动大宗商品领域的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具有良好机遇。建议在上海自贸区和中东人民币离岸市场大力发展人民币计价的能源和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鼓励国际主流投资机构参与市场交易。持续完善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利性;发展具有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的大宗商品人民币期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民币大宗商品定价的市场规则和机制,从而获得人民币在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大宗商品期货的定价权。在重大支撑项目建设、对外贷款中,有意识地将能源、资源产品作为抵押物和还款保障,例如可以考虑“石油换贷款”计划,从而推动人民币大宗商品计价结算。
以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资产型”转变
对外直接投资能同时带来本币结算的集聚效应和对其他国际货币的替代效应。通过大量的海外投资及其对进出口贸易的带动,本币牵引着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和结算,频繁地促进各种东道国货币与本币之间的结算与兑换,增加和扩大本币对外结算的频度和范围,并促进以本币为结算货币的外汇交易的聚集。人民币对外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绑定出口,推动人民币更多地迹哪碰在出口贸易中使用,可以使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将人民币资金用于全球资源配置、生产、销售、定价;进而把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提高人民币在出口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改变跨境人民币结算在经常项下不均衡的局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更高级阶段发展。
合理选择对外投资中的人民币使用策略。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可考虑积极推进合资并购。这种投资方式有利于被并购企业资产计价置换,从而可以增强人民币的计价功能。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境外人民币债券融资、权益类融资,以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必要时可以限定这些融资专门用于对外投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投资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并适当附带购买中国的产品和设备等条件。当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中推动人民币使用也应尊重市场规律。不应采取强制手段在对外融资、海外投资中绑定人民币,不必过于强势地要求使用人民币进行资本输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摩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应主要靠自身经济实力和贸易投资的长期自然带动,切不可“拔苗助长”。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优化离岸市场布局
目前人民币离姿谈岸中心主要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首尔等亚洲地区,布局有待进一表扩大和优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资本流动和金融需求必将推动中亚、南亚、中东地区出现新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议提前考量,前瞻布局,选择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金融市场比较发达、影响力和辐射力相对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稳健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议在迪拜设立清算行的同时,继续积极同迪拜展开多领域的金融合作,鼓励和支持迪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同时,可考虑适时推进曼谷、孟买、阿斯塔纳,卡塔尔、开罗等地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基本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汇率条件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放缓,但经济运行仍将较为平稳;日本、欧洲经济持续低迷,而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下美元仍可能相对较强。在此情况下,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避免再次出现一次性贬值及过快贬值,但可允许人民币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美元适度贬值,阶段性地双向波动。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基本稳定,特别是尽量保持人民币对中亚、南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主要对外投资国家货币汇率的稳定或略有升值,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对外投资提供良好的汇率条件。
以银行国际化辅助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货币走向世界需要以本国银行作为载体。二战后,在“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路线”的支持下,美元大规模流向欧洲和日本,美资银行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上世纪80年代,大量日本企业涌向东南亚投资设厂,追随而至的日资银行在为日企提供大量日元贷款的同时,也将日元国际化推向了一个高潮。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随着银行大规模从东南亚撤资,日企在东南亚的供应链体系逐渐瓦解,日元国际化的进程由此也遭遇严重挫折。因此,说“人民币国际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在银行国际化的基础之上”并不为过。如果没有国际化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五大国有银行和较大的股份制银行深度参与,人民币国际化基础就不牢靠,也难以迈开新的步伐。
截至2016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62家一级机构,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处。商业银行可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开展分工协作,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商业银行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可以在资金筹集、资源配置、配套服务、信息交互、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机构布局,发挥好融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做好“一带一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打造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精准把握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法律监管等各类情况。加强与国外银行业在人民币支付清算、资金拆放、报价做市等方面的业务合作,为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资本输出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银行服务。同时提高跨境风险的监测和管控能力,重点做好政治风险、监管风险、及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