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黄金期货 > 1997 期货 1997年期货

1997 期货 1997年期货

期货大神 黄金期货 2023年08月29日

简述97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念睁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雀高册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顷宏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香港97年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

拓展资料:

1、从1998年8月14日起,香港政府连续动用港币近千亿,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冲者敏体的防卫网络,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数,不仅要让炒家在抛空8月期指的作业中无利可图,更要使他们蚀本,知难而散枝退。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

2、香港政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自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3、在香港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嫌销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4、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

请问为什么1997年黄金价格是下跌的

为知尺什么黄金价格会大跌呢?这有一些原因。

第一,黄金价格从1999年8月的252美元/盎司与2008年10月的681美元/盎司上涨到2011年9月的1921美元/盎司,涨幅很大,从2011年9月到现在可以说是调整期。经过4月中的大跌,从高峰回跌超过20%,技术分析者认为已经进入熊市。到底是调整还是熊市,要看将来的价格是继续下跌还是回升。到底是哪一个情形,也是对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一个试验。如果相信技术分析的投资者比较多,价格多数会继续波动下跌;如果相信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比较多,价格多数会波动回升。

第二,如上所述,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因为国际黄金价格是以美元定价的),使人们购买传统的避险与对付物价上涨的黄金,有利黄金价格的上升。然而,近几个月来美国经济数字比较好,使人们预期货币宽松政策将会减弱,因而认为不利黄金价格,而提前卖出黄金,在期货市场做空黄金。因此,不是一些论者所说的“宽松的货币政搭猜高策利空黄金”,而是预期货币政策的收紧利空黄金。

第三,塞浦路斯可能要出售黄金的消息传出后,看空黄金者乘机做空黄金,使其价格在两个交易日内大跌。

近日又有报道说,瑞士的人民党提出题为“拯救我们瑞士的黄金”的议案,要求瑞士国家银行收回存放在海外的黄金储备,并将其长期在本兆郑国存放。同时,人民党还将发起一场全民公决,“禁止央行出售黄金储备,并以法律形式强迫央行将黄金资产比重提高到总储备的20%”。报道还说,瑞士联邦总理府已证实,该活动已经收集到超过10万个合法签名,根据瑞士的法律,必须进行全民公决。

今年2月底统计数据显示,瑞士央行约有1050吨的黄金储备,约占其总储备的10%。因此,若该议案通过全民公决成为法律,瑞士必须将黄金资产比重提高到总储备的20%,这意味着瑞士央行需要增购约1000吨的黄金储备。以现在的黄金价格,这约等于500亿美元。这是否会促使看好黄金者大量购买黄金,使其价格大涨呢?

2008年金融危机时,黄金的价格从约950美元/盎司大量下跌到681美元/盎司,以比例而言,跌幅超过4月中的急跌。但从2009年到2011年的大涨,使价格增加到超过原来的2.82倍。1321美元/盎司的2.82倍就是3725美元/盎司。

1997年的钢价是长了还是跌了

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材主要应用在在房地产、汽车、造船、机械制造、家电等行业,其产业链之长和涉及面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钢材价格的波动好像是人体的脉搏,牵动着众多行业的运作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材的价格也经历了若干次的跌宕起伏。下面将对钢材价格的历史走势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从MySpic指数走势图上看,1997年到目前(2009年3月),钢材价格走过了三次下跌和两次上涨的历程。

图为MySpic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西南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三次下跌

第一次,从1997年年初的107跌至2001年年底的81,跌幅为32%。在这之前,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经济增速稳步的回落,使钢材价格持续的下行,尽管在1998年到2001年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刺激内需的财政政策,但基于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外部需求的持续不振,给予中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进而使钢材价格受到拖累,此次外部需求的萎缩使钢材价格步入漫漫下跌之旅,一直延续至2001年年底。

第二次,从2005年3月3日的165下跌至2006年1月1日的109,跌幅扩大到51%。这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产能的过剩。在1996年到2000年之间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磨纤扒出现五年的负增长,2001年首度增长了42%,扭转了先前下滑的局面,钢铁产品的价格也随之回升,从而使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得到提升,因此市场的信心也被提振起来,大幅增加了钢铁的投资。从2002年到2004年出现了大规模的钢铁投资,产能被迅速的扩张,经过两年的建设,大多在2005年或2006年建成投产,导致了此时产能的过剩。

第三次,从2008年6月的219.9跌至2008年11月3日的127.7,此次的跌幅进一步扩大至72%。这波下跌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前两次,而引发此次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其蔓延的范围和波及的程度都是“百年不遇”的,从发达的欧美国家到新型的经济体,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市场的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作为钢铁的原料,铁矿石和焦炭的价格也遭到重挫,逐渐失去了其成本支撑作用。另外,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中国的钢材出口大幅度的下滑,加上房地产行业也步入低谷,投资额增速也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对钢材的需求也相应的开始放缓。

两次上涨

第一次,从2002年初的81涨至2004年年底的165,幅度为104%。在此期间,国内固定资产快速增长以及房地产投资也掀起热潮,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钢材价格稳步上行,同时也促使钢铁产能快速的增长。

第二次,从2006年初的109上涨至219.9,涨幅同样翻了一番,再次达到102%。导致这轮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国民经济以10%以上的幅度持续快速的增长,以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竖悉增长也以高水平运行,从而带动钢材的需求也快速的增长。其二为成本的推动。在此期间,作为钢材的原材料,铁矿石、焦煤和焦炭的价格大幅上涨,从而推动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扬。

价格大起大落的背后必然是由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钢铁行业也不例外,影响其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下面仅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下。

1.宏观经济环境

钢铁行业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的关系,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钢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各行业对钢铁的需求,进而影响着钢铁产品的价格。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波及到欧洲、日本等国家,导致对我国钢材需求的萎缩,直接影响着我国钢材的出口。同时,国内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也对钢材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成本推动作用

根据经济学原理的定义,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而当供小于求是,价格上涨。因此钢材市场的供瞎昌需状况直接影响着钢材的价格走势。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原料最主要的是铁矿石,我国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因此铁矿石的价格水平直接影响着钢材的价格水平。据统计,全球铁矿石价格在过去四年中分别大幅上涨了71.5%、19%、9.5%和65%,受此影响,钢材价格也会大幅上涨,同时由于成本大幅增加,使部分企业无法承受此压力而采取减产限产的的措施,使钢材市场供不应求,进而使钢材价格上涨。

3.钢铁行业下游的需求

钢铁行业下游的范围非常广,主要用于房地产、汽车、造船、机械制造、家电等行业等,这些行业的增长趋势直接影响着对钢材消费的增长,同时当这些行业状况不佳时,也会直接影响对钢材的需求。例如,在目前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中难以摆脱之时,各行业的处境均不佳,导致对钢材的需求大幅萎缩,进而导致钢材价格的下跌。

目前钢材期货即将问世,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投资者可以很清楚的明白钢材价格波动的原因所在,进而可以有效的规避市场带来的风险。

标签: 价格   香港   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