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时期货币 宋恭帝在位多少年
宋元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样的
皇宋通宝,钱文为九叠篆书,写在直径2.4厘米的小平钱上,文字清晰,铸造技术精湛。“皇宋通宝”钱是宋仁宗赵祯宝元年(1038年)始铸的非年号钱。因铸造时间长,传世较多,钱文分真书和篆书两种;但以九叠篆为钱文的皇宋钱,传世和出土均极罕见。九叠篆书体,主要用于宋元时期的印章,纸币上也常见,用于铜钱钱文的只有“皇家通宝”,是历代钱币中绝无仅有的一例。竖闷一般认为宋皇通宝九叠篆不是流通货币,试铸的样式或开炉钱。钱,它稍微逊于雕母,但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此钱铜质完整,文字挺秀,字口深峻,外郭呈鱼脊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咸淳元宝”,钱是南宋度宗于咸淳年间(1263-1274)铸行的货币,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钱文直读,字体真书,背文纪年,自“元”至“八”。因南宋恭帝以后未见铸钱,故此为有宋一代最后方孔圆钱。
大观通宝,大观通宝(GrandviewTongBao)是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有小平、折二、折三、当十等多种版式。大观通宝为铜币,直径40毫米,重18.2克,钱币上字体采用瘦金体。与大观通宝同一时期的钱币还有建国、崇宁、重和、宣和、圣宋等。;开禧通宝铁钱,宋宁瞎尘宗开禧元年铸。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北宋时期盛行一种形制相同,钱径相同,钱文书体相异的所谓对钱。哲宗绍圣元年间铸造的绍圣元宝小平钱钱文多见行书和篆书者,而隶书则属试铸样钱,相当稀少。应运元宝铜钱,此钱方孔,有郭,面文。北宋铜钱、铁钱,工商业持续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北宋政府每年铸钱在500万贯以上,相当于唐代每年的铸钱的20倍。当时多数地区流通铜钱,仅四川地区使用铁钱。宋钱以年号钱为主,约50多种。南宋铜钱,南宋承袭北宋制度,政府铸钱以年号余神弯钱为主,每种钱有各种字体。由于通货膨胀,政府发行了大量的纸币,铸钱数量不及宋。重和通宝对钱,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铸。
宋朝一共多少年
宋朝从960年至1279年,共经历319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即1127年,北宋灭亡。
1127年康慎坦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手孝念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扩展资料:
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元军在汉人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
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来到海陵山脚下,听说陆秀夫背负帝昺共同殉国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堕身入海,爱国军民纷纷投海自毕困尽。至此(1279年),宋朝至此宣告彻底灭亡。张弘范特于此立“张弘范灭宋于此”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南北朝的钱币有哪几种
南朝陈宣帝陈顼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铸行一种新的钱币“太货六铢”,此钱铜质优良,轮廓整齐,钱文瑰丽匀称,铸造精妙绝伦,居南朝之冠。
太货六铢
太货六铢尽管铸造精美,在当时却并不受欢迎。因其大小和旧五铢相仿,而朝廷规定新钱一枚要抵十枚五铢旧钱,这种货币贬值,是对人民的一种剥削,于是引起人民不满,纷纷抵制。由于钱文上“六”字看上去很像一个人叉着腰,于是民间传出了“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的民谣。陈是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宣帝是陈王朝中倒数第二个皇帝,其子陈叔宝即陈后主,更是荒淫无度至极。他不理朝政,整天和嫔妃一起游玩,制淫词,唱淫调,朝纲混乱。隋兵南下时,他自认为有长江天险可守,不以为然。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后主这是才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太货六铢”成了这个末代王朝的陪葬品。
陈五铢是陈文帝陈蒨天搏让芦嘉三年(公元562年)所铸。陈五铢钱直径一般2.35~2.5厘米,重3克左右。面文“五铢”笔画清晰,“五”字交笔处弯曲似等腰三角形,“铢”字的金字头呈滑森等边三角形状,朱字头方折。面有内郭,无好郭,外部较宽,制作精整。
南朝宋、齐、梁、陈差不多都铸轻钱,主要是为了搜刮民利基带。铸钱一般采取尽量少用铜的偷工减料的办法,这也就是南朝经济衰颓、钱法紊乱的原因。
隋朝时期都使用过哪些货币长什么样有何特点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隋朝存世的时间并不长,相反隋朝存世的时间还很短,但是隋朝的后世的影响甚远,单就拿货币来说吧,隋朝的建立,使混乱的货币又一次趋向统一。隋文帝开皇三年铸行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史称置样五铢,同时禁止各种旧钱流通。但到隋末,各地铸钱和民间私铸严重,致使劣币重新泛滥。那你知道隋朝的货币是什么样的吗?隋朝的货币有啥特点?
隋初货币极为混乱,学过历史的应该都知道,货币里比较有名的是那几个朝代,哪些所谓秦半两,汉五株,唐开元,在到唐的开元。到唐高祖李渊时才铸开元通宝。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隋朝五铢钱的铸行在隋朝,尤其是隋初,货币极为混乱。北齐的常平五铢和私铸的常携销平钱,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钱,以及南朝的陈五铢、太货六铢,甚至刘宋的鹅眼钱,萧梁的剪边钱等,在商业领域继续参杂流通。河西诸郡还使用西域的金币、银币。这些钱币精劣大小轻重不一,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政权,巩固封建统治,隋文帝下令整顿货币,铸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
隋五铢有两种分两个阶段铸行:一、隋文帝开皇六年至仁寿四年(公元581-604年)铸行开皇五铢,又称置样五铢;二、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铸行五铢白钱。
开皇五铢开皇五铢又称置样五铢,文帝开皇年间铸。为保证新钱质量,推广新钱,***明文规定每千钱重四斤二两,命各关置百钱为样,合乎标准才入关,否则销毁,重新铸造。并且禁止各种旧钱的流通。
至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货币终于统一,专行五铢钱。
开皇五铢制作精美整齐,形体大小轻重不一,标准钱一般为2.5厘米,重约3.0-3.4克,小型者钱直径为2.3厘米,重约2.25-2.3克。五铢面文为篆文,横读,五交笔斜直(也有稍弯曲的),穿孔右边铸有一竖线,背面皆有廓,边廓且较阔,累积八九万枚才满米斛,可谓轻巧。
五铢白钱五铢白钱大概为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所铸。此钱,因币材配有锡、铅等其他金属,所以钱色发白,被称为白钱。其形制大小、轻重与开皇五铢相同。
由于隋五铢的五字左边多有一竖线,与五字相连,旋转过扮隐知来看像一个凶字,加上隋炀帝苛贪残暴,挥霍糜费,很不得民心,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币制大乱,老百姓也难以忍受他的剥削、压榨和欺凌虐待,都盼望着他早日倒台。所以人们借机发泄说:此钱为凶钱,杨广凶多吉少,注定没有好下场。果然隋朝三个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恭帝)均凶多吉少,不得善终,也算一语成谶。
五铢钱的告终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建立了封建国家——隋朝。建国后即整顿货币积弊,实行通货紧缩政策,铸开皇五铢钱(又称置样五铢)。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奢极侈,财政枯竭,恶钱泛滥,私铸成风,至剪铁为币,糊纸为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义军蜂起,隋朝随即灭亡。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铢钱至此告终。
而由于唐以前仍然是与株两体系挂钩,所以当隋朝建立后,"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日‘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1000文钱重四斤二两,古代一斤等于16两。而东汉至隋,每两重14克,每斤重222至226克(实际上隋初一斤重668.19克,一两为41.76克)。由于天之痕是西元616年(隋大业12年)开始的,已经是隋末了,就以每斤222.73克为准。
那么1000文钱重66两,而1两也就是约13.92克.一贯钱也就是近919克了。
但是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银元宝在隋朝虽然是贵金属,却不见得是流通货币,因为直到唐以后才出现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钱=10000文这厅消种笼统的兑换比率。也就是1两银子等于100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