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期货行情 大豆玉米期货行情分析
如何查询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的价格
首先打开文华财经软件,确保软件可以连接上网络
其次在软件左边的手唯运栏上有个外盘山拆选项点一下,然后下软件的下方有个芝加哥CBOT再点一毕梁下,就可以看到外盘的豆类品种了,有大豆,豆粕,豆油等
什么季节是大豆期货的低谷主要什么因素影响
如何分析农产品期货的季节性行情
农产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性周期,也恰恰是农产品这种特有的季节性供求关系变化使得其价格波动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时期内同向运动的趋势性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季节性特征把农产品走势大体分为:播种生长阶段、收获季节、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等几个不同阶段。又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指引,它们的基本面影响因素是一致的,走势基本是联动的,因此,下面我们以几个品种为例,从季节性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分别对其期货价格走势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种来说,根据自然规律从每年的4月开始,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开始播种,当年9月份开始收割。从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又开始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于全球大豆的供应淡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这一规律从上图CBOT大豆行情长期走势中不难得到验证。
仔细观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来季节性走势图,首先我们可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的相关性很强,纠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来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加之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进口大豆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联动性增强;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的阶段性高点多出现在5月-8月,主要是因为每年3-5月是销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应淡季,这样高点出现在这期间就不足为奇;9-11月份进入大豆收获季节,受供应压力影响价格多处年内低点,产量确定后,随着消费的增加,库存的减少,价格有开始抬头趋涨。不过,每年二月份多是过节时期,市场交投清淡,谷物价格通常盘跌。这些规律都很好验证了大豆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趋势。目前正处于8月份,正是供应淡季,又由于目前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严重干旱,国内大豆减产基本定局,而美国大豆产区近期天气也是十分炎热干燥,大豆天气行情再度显现,在大豆收获季节来临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因此依据这一特点可以估计在9--11月份供应压力前大豆可能会形成一个短期高点。
接着再看玉米品种,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周期相差无几,从上图可发现玉米最明显的特征是仲夏到收获期间价格多是走跌。由于新年度玉米产量不确定性的影响,7月份的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价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价格开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获前景可观,价格仍可持续走低。每年帆者10月正值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最大,价格往往会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随山让着变化。农业部前期发布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以下称《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按照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这态唯薯对前期国内利用玉米发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泼了一盆冷水,玉米期价也因此从1700元/吨上方连续回落至1500元/吨以下。由于过渡打压后,近期的东北农作物用地发生干旱灾害,导致玉米期价产生了"反季节"的上涨行情,但于8月10日将有"吉林省2007年轮换地方储备粮竞价销售交易会",届时将销售轮出省级储备玉米10万吨,这对于玉米期价将是一个压力。在供应季节来临前玉米产生大幅度反弹的行情较小,上涨空间有限。
最后转到国内外小麦品种上,以北半球冬小麦为例,其播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有两个明显的季节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获季节来临之前的春季这一时期惯于下跌。多数年景,小麦价格在1、2月份因资金回拢影响都会经历季节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一般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多处年内最低点;另一个趋势就是从收获季节的低点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价格倾向于上涨,春节左右因消费带动价格到达年内高点。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麦集中上市压力下,强麦期价产生了一个季节性低点,随后变于七月底产生了强劲的上涨。
综观以上三个品种的季节性因素对价格变化的长期影响作用,尽管活跃的期货交易可以削弱较明显的价格运动趋势,但特定时节的价格同向波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主要是受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面因素影响。而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又是有季节性的,这样每年从作物播种到收获前夕,由于旧年度作物的库存量与新年度作物的产量存在不确定性,作为具有预测效应的期货交易往往容易随着市场对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动;其后随着收获季节到来农产品每个品种的新年度产量情况逐渐明了,必然市场就开始面临季节性的供应压力,若是丰产年头供应压力则最重,价格也最弱。若是减产年头则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性上涨行情;新粮上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价格对需求、库存等因素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其趋势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进入消费旺季,市场的供需矛盾不断得到深化,此时市场人气越来越旺,持仓量迅速增加,期货价格往往最强,当然其中也不乏对新概念题材的炒作。因此,季节性因素是我们在制定农产品操作计划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分析上述几个品种价格的季节性走势是建立在对各品种长期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其整体体现出了农产品由供求主导的季节规律性,但其中不时也存在偶然现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获季节的反季节上涨,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大量进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减产,一时间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创20几年来历史新低,处于那种供求严重失衡状态,市场充满了对未来供不应求的预期,季节性收获压力完全被抹煞,导致价格在收获季节一路狂飙。此外,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突发因素,还有一些新概念题材的影响也容易导致价格的反季节性走势。这就提醒我们,在分析相关农产品走势时,也不能只简单地依据其季节性走势来操作,其他阶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时时加以关注并能做出客观评估。
总之,在世界范围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农产品的季节性特征表现突出,当大的供求面严重失衡时,季节性特征往往容易被淹没,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性行情。季节性特征是农产品的固有属性,进行季节性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价格短期内的发展趋势,但要把握其长期走势还必须同时兼顾其它大供求面的影响因素。
玉米供给增加,小麦供需紧张,大豆蓄势待发!国内国际啥行情
今年以来,以玉米为首的全球粮食市场持续动荡。一方面,受疫情蔓延、金融通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粮价一直持续高位震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国际粮价在15个月内已上涨了40%。另一方面,国内玉米随着被替代以及产量的增长,呈现出下跌趋势,但小麦却涨势不断。
当前正值新粮收获,国际供需发生变化,而国内玉米、小麦等走势也陆续引发关注。
一、玉米供给增加,需求动力犹存
美国年中发布的种植报告中显示,美玉米面积及库存均双双低于预期,并且库存预计同比将下跌18%,受此影响一度引发期货市场大涨。但紧团码接着,在9月的供需报告中却发生了重要变化。
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的供需报告中显示,玉米的播种面积上调为9330万英亩,比8月份时调高了100多万英亩,而9月份预估2021~2022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2.98亿吨,是近7年来的次低水平。美国玉米的供需对我国的进口成本影响较大,USDA对美玉米2021~2022年度的期末库存预估为3828万吨,也是近8年的最低水平。而携或拦巴西此前由于天气原因二季玉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因此,玉米的炒作机会显著增强。
国内方面,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2000多万亩。按理论推算,产量也将增长,但由于前段时间华北黄淮地区的强降雨天气,使不少玉米泡水受损。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预计产量波动并不会太大,今年秋粮总体大概率呈微涨之势。
玉米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国内首位,而且玉米被称作是“饲料之王”,饲料中玉米的添加比例超过6成以上,在养殖业也有着重要地位。再加上深加工、能源等领域对玉米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说玉米引领整个粮食市场的走势并不为过。
而今年国内生猪产能高企,过剩的产能导致对饲料需求增加。虽然随着小麦的替代,玉米的饲用需求有所回落,但今年小麦的去库存工作已经完成任务,在国际小麦供需偏紧的格局下小麦的主粮角色更加凸显,因此接下来需关注稻谷方面的去库存情况。
所以,未来玉米的需求动力一直存在,但是可能会呈现阶段性的走弱。所以,虽然国内方面玉米走势不及去年,但是也不必过于悲观,但需警惕国际玉米炒作向国内传导。
二、小麦供需偏紧,调控或加码
国际小麦市场的走势先后也经历了两波变化:
先是在7月时,30多个国家纷纷表示将提高小麦的出口以缓解国际粮食紧张的压力,并且各小麦主产国也纷纷释放利好,均称小麦有望丰收。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后,风向便发生重大改变。北美由于干旱的影响,农作物生长较为缓慢,而欧洲则遭遇了强降雨及洪灾,使多国小麦直接减产。
在美国8月的供需报告中显示,全球小麦第一出口大国俄罗斯因严重干旱的原因,小麦种植面积下降7.7%,产量则下降15%;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美国则更糟,春小麦的产量直接预估下降41%,为33年来新低;而加拿大减产情况也达到两位数,24%。
而在最近的10月份的供需报告中则显示,全球小麦2021~2022年度的期末库存将下调为2.77亿吨,而美国小麦的期末库存也比9月份时的预估有所回落。
小麦是重要的主粮,全世界有40%的人口都以小麦作为主食,因此小麦的供需紧张,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价格通胀的担忧。而小麦的生产及出口国相对集中,消费及进口国又相对分散,因此受政策以及疫情、运输等辩胡因素波动影响较大,因此未来小麦或呈现区域性的供需矛盾。
国内方面,小麦价格近期频繁上涨,已超过了玉米,替代性有所减弱。而麦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降雨导致小麦质量严重分化,优质麦越来越稀缺,因此推动麦价不断上涨,但因为小麦是重要的主粮,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后续可能政策调控会介入引导。
三、大豆蓄势待发
大豆与玉米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二者产区重合度非常高,其次同样都是饲料里的重头戏,因此大豆的关注度也十分高。
根据美国10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1~2022年度大豆的期末库存预期上调为3.2亿蒲式耳,而9月时这一数字仅为1.85蒲式耳,环比增加了1.35蒲式耳,这也导致报告一出,大豆期货跌幅近3%。当前正值美国新季大豆的收获季,而天气显示,美国大豆的产区降雨有所增加,降水或影响美豆的收割进度,不过到了下半月可能天气会有所好转。因此美豆的行情总体还在酝酿之中。
另一方面,南美的情况也有些不尽人意,尤其需重点关注冬季拉尼娜现象是否会卷土重来以及对南美地区的影响。
国内方面,因为我们对大豆的依赖度一直很高,而每到年底,往往是大豆的产销旺季。不过从今年来看,由于油厂受限电停产等影响,开工率走低,因此对大豆的采购速度有所放缓。而随着冬季的到来,限电影响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国内大豆需求可能会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另一方面,从今年大豆的进口量来看,也低于往年的水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豆走势低迷,因为每到11和12月份才会进入大豆炒作的高潮期,因此并不排除会走出新的趋势来。而当前国内正逢新豆上市,受多方因素影响,新豆价格水涨船高。因此大豆的趋势并未跌落,可能会蓄势待发。
期货玉米为何如此难做
首先玉米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小。玉米期货价格每波动一个单位对应价格上涨或下跌十元,相较于价格每波动一个单位价格上涨或下跌50元的天然橡胶和铁矿石而言,玉米期货的潜在获利行情与机会是小于其他品衡扮种的,因为价格波动幅度有限,所以导致炒作的空间也十分有限。玉米属于价格比较低,波动比较小的品种,一般新手操作比较多,容易上手,一般做了很久的期货投资者,偏向于波动比较大的品种。玉米倒不是难做,一般受天气影响、库存量、供需关系等因素,比如:遇到干旱年,玉米减产,随之玉米的价格也会上涨,行情也比较适合新手操作。玉米期货价格每波动一个单位对应价格上涨或下跌十元,相较于价格每波动一个单位价格上涨或下跌50元的天然橡胶和铁矿石而言,玉米期货的潜在获利行情与机会是小于其他品种的,因为价格波动幅度有限,所以导致炒作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而相较于玉米期货这一类农产品期货,化工品以及钢铁的供需结构很容易受到市场外围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一旦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价格也会随之上涨或下跌,这就给投机炒作期货的人提供了极好的获利行情。因此期货高手都不喜欢做玉米期货。
其次就是玉米作为农产品的天然特性导致很难出现大幅的炒作以及出现大行情。玉米期货的价格主要受到包含天气因素在内的诸多情况影响,但农产品期货供需基本稳定,很难出现较大规模的供需结构变化,因此价格往往处于稳定的波动状态,很难出现极端性的大粗洞行情。
而相较于玉米期货这一类农产品期货,化工品以及钢铁的供需结构很容易受到市场外围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一旦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岩拦枯或下跌,这就给投机炒作期货的人提供了极好的获利行情。因此期货高手都不喜欢做玉米期货。
期货高手都不做玉米的主要原因在于玉米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出现行情的机会较少且保证金数额较小。期货投资者每做一手玉米只需要向交易所提交2000元左右的保证金,这就导致玉米期货当中聚集了数量巨大的买盘和卖盘。而玉米期货的炒作方,无论是要向上拉升价格或者是向下杀跌,都需要吃掉数额巨大的对手盘,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期货投机者炒作的难度。
期货交易能让生活富足也能让财产缩水,做交易时要控制好风险,保住本金才是第一重要的。要做好炒期货,肯定要从期货开户开始。商品期货开户要选择一家可靠的、手续费又便宜的期货公司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