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黄金期货 > 棉花期货历史价格图片 棉花期货历史最高价格

棉花期货历史价格图片 棉花期货历史最高价格

期货大神 黄金期货 2023年09月05日

期货交易规则

1、合约标准化:期货市场的交易项目必须合乎期货合约标准化。

2、保证金制度:期货的交易者需要在货期交易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3、双向交易于对冲机制:期货交易者既可以作为期货买家买入建仓,也可以作为期货卖家卖出建仓。

4、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5、涨停板制度。

6、强行平仓制度。”

拓展资料:

1、期货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裤腊唯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胡培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伪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中国国务院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局洞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2021年6月15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种超五成,期现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超六成。铜、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种的期货价格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定价基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厄尔尼诺对棉花期货有怎样的影响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图片来自中银国际)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旁谨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运枣基无论是 1994/95年还是1997/1998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岩歼存积压:

2012/13年度,USDA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万吨,期末库存 939.7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02-05棉花价格波动

你指的是国际棉花价格还是国内棉花价格

2002/03年情况

棉花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2国棉花进出口总计17.66万吨,同比增长196.2%,其中一般贸易进口4.23万吨,加工贸易进口13.27万吨,分别占进口总量的24%和75%,从美国进口的棉花为9.05万吨,同比增长 167.69%,占总量51.24%,其次是西非棉和中亚棉的进口。我国的山东省进口量最大,为9.96万吨,其次为广东2.57万吨,2002年我国出口棉花近14.95万吨,同比增长180%,棉花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其中出口到台湾地区、东盟及韩国的棉花分别为4.94万吨、4.27万吨、3.12万吨;从新疆出口的棉花为13.96万吨,占93.38%,棉花的进出口数,指棉纺用未梳原棉。综上可见,棉花进出的贸易逆差为2.71万吨(见下图)。

国内棉花价格走势,2002年年初国内棉花市场行情总体处于恢复隐梁阶段;灶友运其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上升幅度最大、速度最快,并与8月中旬达到全年最高峰。而进入新年度以后(2002年9月—一2003年8月),新棉价格仅在上市初期出现短暂的下降,之后有逐步上行,因此在新棉大量上市之际,新棉购销行情持续上涨,并在产区出现了人为的资源紧张局面。至2002年底,国内棉花价格仍呈攀涨之势,相比2002年初,l-3级棉价分别上涨了27.8%、37.8%及 42.3%。在进入 2003年后已经显露继续上涨之势。

2002年国内棉花价格的行情走势成因分析如下:

(1)国内棉花产量下降,需求量上升,当年度棉花供需缺口较大,国内棉花供求形势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这是2002年国内棉花价格上涨的最根本的原因。

(2)由于棉花产量减少、需求上升,2002/03年度新棉收购价上涨幅度过大,上涨时间过早,造成新棉收购成本大幅上涨。

(3)棉花销售企业惜售心理较重,人为造成新棉上市高峰时资源相对紧张,致使新棉销售价格坚挺。

(4)由于国内最大产棉区新疆(约占全国产量的31.25%)的棉花产量基本变化不大,加之新疆因运输紧张,棉花运出量有限,加剧了内地棉价的上涨程度。

(5)国际棉价的影响。2002年5月上旬以前,国际棉价表现为小幅走低,在进入新年度以后,国际棉价持续攀涨,其上涨势头较为明显。2002年底国际棉价Cotlook A指数上涨至56.5美分/磅,折合国内港口价11966元/吨,高于同期国内同等级棉价近1000元/吨,拉动了国内棉价的上涨。

综合以上因素,由于供求形势的改变,本年度国内棉价相比去年上涨应是情理之中,但从整个年度来讲,其涨价时间过早;相对下游纺织品的涨价幅度,其涨价幅度过大,并给下游纺织品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由于棉纱涨价,下游坯布因难以消化而利润下降,在2002年7、8月份时国内纺织企业丢失外单现象较多。一些小型织布厂因原料涨价、产品滞销、库存上升而不得不减产或停产。

2、国际棉花市场

从上图可以看出,1-5月份 Cotlook A指数与纽约棉花期货虽波动幅度不同,但总体趋势均向下,并均在5月上旬达到最低,至此持续向上。

2002年国际棉花价格的行情走势成因分析如下:

(1)据当时预测,2001年度国际棉花总资源供大于求,因此在2002年10月份触底反弹后的国际棉价一时还难以走出低谷,而美棉在国际市场上报价过低,加上工厂需求疲软,从而导致2002年上半年国际棉价仍只能低谷盘整,并于5月上旬达到本年最低。

(2)在进入5月份后,美国等用棉大国的用棉量呈增加趋势,而主产国因不堪棉价过低,在2002年度棉花播种面积均有所减少;且各主产国在棉花播种、生长期气候条件不利,全球棉花产量明显下降,致使国际棉商对其后市看好,进而导致棉价反弹走高。

(3)进入新年度后,全球棉花产量明显下降,同期全球消费量却增长,库存大幅减少,全球棉花供求形势好转,且当年度资源缺口较大,导致国际棉价持续告粗上升(见下表)。

目前国际棉价复苏固然有美国经济复苏等实际利好因素,但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全球供求形势的变化所致。另外,2002年中国因产量下降、棉价大幅上升而增加进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棉价的回升。

2003年/04年情况

2003/2004年度的棉花市场,棉价大起大落,进入2004/2005年度的棉花市场,棉价持续平稳。2004年6月1日中国棉花期货上市交易,尽管目前还不成熟,但仍然给各参与棉花市场的方方面面一个希望的前景。

2003/2004年中国、国际棉价走势图来分析棉花市场的基本情况。2003年国庆日前,中国与国际棉价基本相同,在棉花大幅减产和中国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进入10月,中国棉价一路攀升,中国329级标准棉花的价格达17500元/吨以上,且有价无市,尤其是高等级棉叫缺,低等级棉中国与国际COTLOOK A指数的棉花价差达1700元/吨以上,高等级棉的价差更高达2000元/吨,局面持续直至年初一季度,严重影响了棉纺织企业的正常生产,在棉纺织企业乃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积极呼吁下,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在3月增发了1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随著进口棉花的大量到港,棉花价格开始下跌,中国外棉差价缩小,棉花价格出现理性回归。

但5月份以后,一些棉花流通企业由於判断中国棉花市场的失误,认为到5、6月份之后棉花仍会出现明显缺口,价格还会上涨,因而选择继续不出手高位价格的棉花,由此失去了避免巨额亏损的良机;与此同时,一些棉纺织企业也同样判断失误,高价购进了许多棉花,加大了成本,不但挤掉了原本很少的利润,甚至造成了亏损。正是由於中国外棉花价格较大的差距,以及国际棉花价格的不断下跌,这一不正常的状态,给中国棉纺织品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许多定单流失;6月,棉纺织企业签订进口的棉大量到港,在进口棉的极大冲击下,中国棉花的采购量急剧下降,导致中国棉花价格逐渐下跌,接著又给产业链的各环节带来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的6月,国家对部分行业实施银根收紧的调控政策,一方面棉纺企业缺少流动资金,另一方面棉花流通企业加快销售棉花,棉花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价格开始快速、大幅度下降,到6月底,棉价降到2003年10月之前的状态,随后棉花的价格小幅波动并一直处於稳中下降的趋势。

天气帮忙,7、8月份多数棉区棉花长势喜人,棉花将获大丰收已成定局。考虑到全世界棉花产量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棉纺织企业预测棉价还会走低,因此整个夏季一直尽量减少棉花库存以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进入新的棉花年度,棉价正如预期大幅度平稳下降,此后到年底棉价基本在11000-12000元/吨之间,尽管期间的棉价也有一些波动,但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在涉棉企业的理性判断下,棉花市场总体比较平稳。

2004年的棉价从最高点的17500多元/吨,下降到11000元/吨左右,每吨价差超过6000元/吨,棉价震荡的幅度,对产业链造成的伤害,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此外2004年中国棉价平均高於国际棉价1300元/吨以上,而2003年仅高300元/吨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天灾等不可控制因素,也有政策调控不及时、人为抄作等因素,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04/05年情况

2005年回顾

2005年,棉花向上运行的态势明确,1~5月,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巨大竞争优势充分显露出来,激增的出口量不仅带来对棉花需求的增加,同时也为年中出现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埋下了隐患。

在经过八轮的艰苦谈判,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争端终于达成双方可以接受方案。同时,国内棉花生产的减少,国内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触发市场将对后市的观点从消极的观望调整到积极的准备,现货价格的上行与期价的上涨配合,棉花期价在年后段再走出淋漓升市。以下我们结合图表进行分析。(图一)

从我们对图一的解释看,年内始终有一条主线在影响甚至是主导着期价的运行:这就是纺织品的对外贸易!

第一阶段:1~5月从年初的纺织品出口量井喷,短短5个月内,对欧盟,对美国的出口量就已经达到甚至超出2004年全年的规模,市场一派繁荣景象;

第二阶段:5~9月到4月2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九类纺织品发起“特殊保障”调查,以决定是否对这些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和在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开始,欧盟和美国不断对中国纺织品做出“特保”限制措施。中国纺织品贸易跌入低谷,市场需求也紧急刹车。棉花价格开始。

第三阶段10~12月尽管中欧之间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纷争在6月11日得到快速的解决,欧盟终止对部分中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并就未来进口基数和年增长率达成一致。但中国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美国的态度却非常强硬,双方在经过8轮的马拉松谈判方才终于在11月8日达成一致。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谈判格局和分歧要点的逐步澄清,以及谈判的逐步进展,棉花价格也开始从下降的通道中挣脱出来,再次进入上升趋势运行。并维持高位运行。

当前,接近年底,对期价的新影响因素相当有限,期价主要跟随美国棉花期货价格波动和并受到仓单数量影响。

表1 2005年中国纺织品贸易争端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月1日

中国商务部决定从 1月1日起开始提高148项纺织产品的出口关税。

4月4日

美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对我国三种纺织品(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和棉制及化纤内衣)自主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

4月28日

欧盟委员会正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九类纺织品发起“特殊保障”调查,

5月13日

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

5月18日

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

5月20日

中国宣布再大幅上调 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

5月23日

欧盟纺织品委员会同意对由中国进口的 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要求与中国方面就这两类纺织品的进口问题进行正式磋商。同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再次对4类中国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

6月10日

中欧纺织品问题磋商,双方达成一致。

6月17日

中美就纺织品问题举行了第一轮正式磋商。

7月8日

中美双方技术级官员举行了第二轮磋商。但未签署任何实质性协议。

8月1日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又受理了美有关纺织行业组织对中国输美裙子、睡衣、泳衣、女式梭织衬衫、袜子 5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

8月16日

中美双方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第三轮关于纺织品问题的磋商,但结果让人失望。

8月30日

中美第四轮纺织品谈判持续两天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9月1日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的胸衣和其他合成纤维织物两种纺织品做出设限决定,同时再次推迟决定是否对针织布等 4种纺织品设限。

9月16日

中美在美国举行第五轮磋商。此轮磋商取得积极进展,但双方仍存在一些分歧。双方同意尽快举行下一轮磋商。

9月30日

美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再次推迟对针织布等 4种中国输美纺织品做出是否设限的决定至11月30日。

10月5日

美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同意考虑业界提出的对中国输美棉制衬衫等 9种正在受限纺织品的“重复设限”申请和其他4种纺织品的新设限申请。中方坚决反对。

10月13日

中美第六轮纺织品磋商在北京结束,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10月30日

中美第七轮纺织品磋商结束,双方观点趋向一致。

11月8日

经过 8轮磋商,中美纺织品贸易终于达成一致方案。

资料来源:新华社

从表1可见,中美两国围绕纺织品贸易所反复出现的交锋是重中之重。由于纺织品产业在两国之间的产业地位完全不同,且美方的相对优势地位,我们认为,纺织品贸易争端仍将是两国间不能避免的话题。

在2005年,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总体维持向上运行格局。截止12月2日,代表328B级棉花现货价格水平的中棉328B指数(CC INDEX328B)14168,较年初上涨2900元/吨。中棉527B指数12658,上涨2320元/吨。而中棉229B指数14656,上涨2767元/吨。价格上行的态势明确。我们结合图表进行分析。

图四中国棉花现货价格

中国棉花现货价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数据来源:成都倍特

从中国棉花各品级价格指数的运行看,年内价格运行态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1月~5月上涨期。由于加入WTO,纺织品出口量急剧增加,对棉花的需求增加,棉花价格从偏低位置连续上涨。中棉328B从11300上涨到13500,中棉527B从10400上涨到11700。

阶段二:5月~9月高位震荡期。由于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相继发生,纺织企业对后市的看法转淡,相应减少对棉花的采购。棉价转入高位震荡阶段。同时。由于总体出口规模依旧庞大,现货价格运行态势依旧稳定,没有跟随期价出现剧烈波动。中棉328B波动区间13600~13200,中棉527B波动区间11400~12000。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中棉527B的实际波动看,由于前期与328B级棉花的价格差异放大到2000元/吨的高位,导致纺织品企业追求替代价值。该阶段对低等级棉花的需求加大,实际促使527B指数仍是维持小幅上扬态势。

阶段三:9月~11月价格再次上涨。由于中国棉花主产区在秋季遭遇强降水,使产量受到严重损失,加上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基本解决,使棉花在来年的供需格局基本清晰,供不足需的矛盾也相应突出。新棉收购价的率先启动,拉动现货价格再次上涨。中棉328B从13300上涨到14300,中棉527B从11900上涨到12700。

以上资料来源于:国花棉花网,新浪期货频道,期货日报,中国棉纺织报告,中国棉花网.

今日白砂糖价格

糖市总体过剩格局未变期价宽幅反复振荡为主

10月份,食糖市场上,工业库存处于低水平,国家储备局增加抛售,糖厂销售压力较小,以及继北方甜菜糖开榨后,广西、云南等南方食糖主产区也将逐渐进入开榨时期,市场食糖供应将会得到新糖上市的补充,同时,天气等自然因素有利于甘蔗原料生长,使产量增长预期不断加强。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有可能使得郑州期糖价格反弹的反复性较强,反弹过程会较为曲折。中长期来讲,随着后期需求支撑的渐渐走强,新旧糖的顺利交接,食糖价格振荡运行是笔者的主要预期,也就是说,美糖期价下跌格局仍未改变,食糖市场总体过剩的格局没有改变,但郑糖期价中期表现是以宽幅反复振荡为主,且运行时间可能较长,最终下行仍将是其运行的主流。

一、9月单月进口糖增加杯水车薪

据国家海关总署知,我国9月份的食糖进口量为15万吨,出口量为9935吨。1至9月累计进口9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7.9%;累计出口13.8536万吨,下降51.9%。预计2006年全年进口食糖125万吨,较2005年减少13.9万吨,这主要是国家抛售白糖所致。但从单月来看,9月份食糖进口量为15万吨,这是食糖进口量十分高的一个月份,远高于2005年月均进口量11.5万吨。这种进口状况,正反映了9、10月份食糖供求发生的“青黄不接”的现象。

截止到9月末全国工业库存仅余10.15万吨,远低于去年29.3万吨的库存。

而9月份生产商销糖51.2万吨,大大高于去年同期38.6万吨的水平。虽然10月份是即销售淡季,但低水平库存对糖价仍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国庆节长假过后,受到9月份销售进度利多的影响,部分销区商家进行补库,导致销区可供糖源十分有限。同时,市场上只有北方甜菜糖部分上市,所以产区报价长假期间便缓慢爬涨了50-70元,长假后便先缓后急地上升,以南宁、昆明为例,现货价格现为4400—4500元/吨,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销区却表现不一,长假期间涨跌互现,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不小跌幅,总体价格基本持平。长假后,受现货进一步趋紧影响,价格出现明显上升。以武汉、长沙、杭州为例,销区糖价为4500—4600元/吨。多数地区商家报价在4550以下,与产区的报价差距有所缩小。这一点主要得益于国储糖不断地进行拍卖,增加了市场上食糖的有效供给。

虽然糖源的供应不只来源于工业库存这一块,同时还有国储糖、进口糖在调节市场,短期内10月份因工业库存较少造成的现货价格坚挺现象将继续棚罩,对郑州期糖价格形成重要支持。10月30日,南京、合肥、郑州等主要销区城市白糖现货价格水平为4500—4600元/吨,而郑州0611合约期货价格经今日涨停上升后也仅为4020元/吨,由此可见,期现价格差较大,是郑州期糖反弹的重要动力。

但这种建立在季节性供应不足基础上的上升行情,有可能不会持久。10月30日,郑州期糖单日大幅下降,预示着目前期糖价格上升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二、国储抛售利空将尽即利多

今年对国内食糖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是国家储备局抛售白糖。进入9月份,是原抛售计划即将完成时时期,这意味着来自国家抛售的压力将越来越小,即利携陵空出尽即利多。投机者利用逆向思维,确定做多,这使得郑州白糖价格反弹力度得以放大。虽然10月份以来,国家储备局决定增加抛售白糖,但仍未能阻止住郑州期糖的反弹势头。事实上,8月底、9月初,郑州期糖就逐渐步入反弹进链隐闹程,长期以来受到抛售活动压制的食糖价格进入回归轨道。

从10月份增加的白糖拍卖情况来看,交易者抄底信心也十分充足。十月份第一次国储糖竞卖于10月13日进行,竞拍总量为原糖80173.11吨。到10点整拍卖正式结束,一改往日国储糖拍卖过程中“打持久战”的习惯。此次拍卖过程中,参与竞买的企业在报价时并没有犹豫不决,仅仅历时1个小时便匆匆结束了战斗。从拍卖结果看,成交均价只高出竞拍底价14元,而且参与企业竞价果断,准备充分,对比历次拍卖的犹豫不决,反映了众多交易商对于后市的看法比较一致而且坚定不移。

另外本次拍卖中,发生了05/06榨季所有国储糖竞拍中唯一的一次流拍现象。发生流拍的库点为:广西合浦糖库库点,流拍数量10000吨;湖北滠口食糖储备库库点,流拍数量15173.11吨;江苏南通食糖储备库库点,流拍数量5000吨。其中湖北库点流拍是因当地没有具备加工能力的厂家所致,这在情理之中。

其余从广西、江苏的流拍情况可以看出,无论产区还是销区,对于糖价后市都有一部分糖商不看好。这预示着糖价反弹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

表 2006年国储白糖拍卖成交结果表

2006年国储白糖拍卖成交结果表(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单位:元/吨

三、新糖上市引人注目

预计广西主产区甘蔗产量增加,因此糖厂榨期生产任务较重。2005/06榨季,广西集中集中开榨时间在11月的中下旬,而即将来临的新榨季有望提前到上、中旬,其中中旬开榨糖厂较多。今年以来,广西前期雨水丰足,后期温差较小,目前根据各大蔗区测量,甘蔗糖份同比低近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榨的时间。考虑到天气因素,农业专家认为从科学安排生产实现高榨高糖的角度出发,开榨时间不宜过于提前。

新榨季广西累计有超过20家糖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改,产能在2005/06榨季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新增总设计日榨蔗能力接近50万吨,这有利于缓解甘蔗增产带来的榨季延长压力。生产能力扩大,利于缓解增产压力。

这将使新糖集中上市的压力有所提前。新糖上市对糖价具有抑制作用,这在糖价北方新糖上市过程中已有表现。北方新糖上市之前,北方产销区绵糖供应偏紧,报价一路上扬,但转眼间飞流直下,又下跌了数百元,一度低于开涨之前,同时形成糖价北高南低的市场状况。待南方主产区陆续开机生产后,是否也会对市场形成类似的影响?回答是肯定的。但在南方主产区生产企业日趋集团化后,对局势的掌控能力大大增强,糖价也更具抗跌性。因此,南方新糖上市后,产销区新旧糖价可能会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完成交接。但总体仍会形成压力,从而使郑州期糖目前的反弹表现出更多的反复性。

四、天气有利甘蔗生长

8月份以来,食糖主产区天气因素较好,有利于甘蔗原料的生长。除10月上旬以南宁、崇左、防城港、钦州为代表的大部分蔗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外,其他时期长势良好,这将为食糖增产打下基础。

8月下旬中后期和9月上旬,大部分蔗区先后出现了2-3次明显降雨天气,对甘蔗的后期生长十分有利。据气象监测结果,到9月上旬各地甘蔗长势良好,大部分蔗区未出现明显旱情。

9月中旬广西大部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0.5-3℃。大部分蔗区继9月上旬大范围明显降水天气后,中旬中期又出现一次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天气,大大地抑制了秋旱的发生发展,对甘蔗后期生长十分有利。据气象监测结果,各地甘蔗长势良好,大部分蔗区未出现明显的旱情。

尽管9月下旬大部分蔗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5-3℃,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10成,但由于9月上旬后期和中旬中期大部分蔗区先后出现了两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对抑制旱情的发生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据气象监测结果,至9月下旬末,除桂西南蔗区出现轻度旱情外,其余大部分蔗区没有出现明显的旱情,甘蔗长势良好。

10月上旬大部分蔗区基本无雨,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5-2.7℃,大部分蔗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其中南宁、崇左、防城港、钦州等蔗区已达到轻至中等程度干旱。据气象监测结果,至10月上旬末,少部分蔗区甘蔗已出现卷叶或凋萎现象,这对甘蔗后期的生长和糖分积累有不利的影响。虽然如此,但相比2005/2006营销年来说,10月上旬的天气干旱并不能改变目前食糖产量将增产的局面。

五、远期压力仍有待释放

虽然目前国内外糖价步入反弹进程,但主要生产国糖业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对糖价后市仍然形成较大压力,并有待未来释放。

据国际糖业组织(ISO)9月份预测,尽管06-07制糖年欧盟的食糖产量因欧盟取消食糖出口补贴而下降20%,但估计制糖年全球的食糖产量将比消费需求量多出217万吨。主要原因是巴西、印度食糖产业的进一步扩张,中国、泰国、和东欧国家的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同时欧盟食糖产量略增。

2005/06年榨季,我国甘蔗种植没有遭遇自然灾害冲击。受今年上半年糖价处于高水平刺激,主产区农民扩种糖料积极性较高,我国甘蔗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如果没有大的灾情,2006/07榨季食糖产量可能达到1050-1100万吨。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将会持续对糖价形成压力。这将限制目前白糖反弹的总体水平。

六、价格趋势

从基本面来看,期糖价格反弹是建立在工业库存水平较低、供应出现青黄不接的时期,这主要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所致。前期,北方甜菜糖开榨及上市,其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南方市场的需求。市场供应出现区域性不均衡,导致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现货价格上升,从而推动糖价反弹。同时,国家储备局白糖抛售出现进入尾声的苗头。市场交易者认为,置在糖价上面的最大压力即将卸去,那么,在短时期内国内市场上尚未发现比国家储备局白糖抛售能给予市场带来更大压力的因素的情况下,市场难以延续年初以来出现的熊市势头。

技术上来看,当前郑州期糖价格反弹主要是技术性的。因为自1月底、2月初郑州期糖价格反转向下以来,受国家储备局抛售的打压,以及预计新的营销年白糖生产量大幅增加的影响,郑州期糖一路下降。截止8月底以前,郑州期糖价格尚未发生十分重要的反弹。通过反弹,使国内外糖价比价关系得到调整,使郑州期糖更能充分反映国际市场糖价的变化。

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的糖价反弹,其理由本身就难以给予糖价以长久性的支持,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季节性的,因此对糖价的作用是有限的。

这就决定了糖价的反弹势头具有脆弱性、反复性。尤其是南方新糖即将上市,全球食糖产量增加的情况下,是郑州期糖具有了更高的不确定性。预计郑州期糖后市将主要以宽幅震荡的态势运行。这个过程可能历时较长,大致有4个月左右,即运行到2007年元月方会选择新的方向。

郑棉利空释放 13000或成年内低点

06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格总体呈现震荡走低格局,其中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从年初58.29美分高点下跌至近期的49.25低点,跌幅15.5%;郑州棉花701合约从年初的16180下跌至近期低点13105,跌幅19%。近日虽然由于市场弱市惯性使然,棉花价格在总体上仍表现出相对弱市,但是展望未来:由于季节性压力的充分释放,郑棉期货价格短期下跌空间已经相对有限,未来随着季节性需求力量的逐渐升温,国内外棉花价格呈现震荡上行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美国棉花补贴问题再遭起诉,为国际棉价上涨提供可能。

得益于美国政府高补贴的美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大量倾销,是造成国际棉价长期持续低迷主要因素。

05年12月世贸组织香港部长级会议上,美国曾承诺在2006年年底之前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并逐步削减其他形式的国内支持政策,但美国至今没有充分执行这一裁决。

06年9月27日消息,巴西棉花种植者给政府施加压力,敦促政府要求 WTO调查美国 8月份取消 Step 2棉花补贴是否完全依从了世贸组织的裁决。调查预期在 3个月完成,如果 WTO裁决支持巴西,那么,巴西可能对美国实施贸易制裁。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国削减其给予棉农的补贴,国际棉花价格将会上扬。

二、国内棉花丰产,但供应仍将长期缺口,13000有望成为年度期价低点。

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天气利于棉花生长,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将大幅增加。据中国棉花协会10月份最新调查预计,2006年度全国棉花产量将达641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棉花消费缺口和依赖棉花进口弥补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根据USDA的预测,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的消费将达到1110万吨,比上个年度增加98万吨,增幅为9.7%,棉花进口量预计为424.6万吨。

由于进口棉占到中国棉花消费的40%,所以国家配额政策和棉花进口价格对中国棉价起到重要影响。目前,国家规定棉花进口价格不低于12950元/吨(滑准税5%),结合2004年,12500元/吨的国家棉花收储政策支撑棉价,综合判断13000元/吨将是2006年中国棉价的重要支撑价位。

三、技术面郑棉市场已经出现异动。

郑州棉花701合约自10月12日见低13105元以来,总体呈现出震荡盘上走势,10月23日,主力701合约在成交量继续保持温和放大的同时,持仓异常增加2100余手,结合盘面短线走势显强情形来看,受郑州市场白糖资金流入大增的促动,以及纽约棉花短期震荡走强的刺激,短期郑棉表现可能会逐渐趋于活跃,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并依托近期低点支撑相机尝试跟多。

产消信息

1、巴西未来六年内大幅扩产。巴西圣保罗蔗产联盟Unica在的一份报告中称,至2012-2013年中南部的甘蔗产量将从本榨季的3.7亿吨增至6.28亿吨,生产酒精的用蔗比例从本榨季的48.3%上升至60%。在未来六年内,大型企业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其中最大的67家企业的入榨能力从本榨季的2.73亿吨(占总产量的73%)提升至4.91亿吨(占总产量78%)。17家外资集团的甘蔗产量将从18.5亿吨(占总产量的4.5%)一升到3300万吨(占总产量的6.5%)。

2、叙利亚买入4万吨原糖。据叙利亚糖业总公司官员11月1日说,该公司在本周二结束的购糖招标中以CFr258欧元/吨的价格,从一家法国公司手中购买了本月内交货的40,000吨原糖。

3、泰国上调新制糖年甘蔗产量。据泰国蔗&糖管理委员会(TCSB)生产和开发部经理Chana Kariwat本周四说,由于耕作期间雨水充沛使甘蔗的长势比预期的好,估计06-07制糖年泰国的甘蔗产量将在今年7月份预期的5,730万吨的基础上增长4%,达到5,989万吨。

4、燃料乙醇政策将影响糖价。从广西桂林举行的“中国糖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制定思路,非粮原料的燃料乙醇的发展有望列入规划,国家将因地制宜地建设非粮原料基地,积极发展燃料乙醇产业。不过要在确保糖业发展的前提下,再支持以糖料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发展。

5、北方三大产区糖厂全部开榨。糖网10月20日讯从黑龙江、内蒙古糖业协会了解到,黑龙江北方糖业股份公司和内蒙古赤峰糖厂,已经分别于10月22日和26日开榨。至今,北方三大产区中42家甜菜糖厂全部开榨。

6、新榨季广西部分集团开榨情况。从广西糖协了解到,11月1日广西南宁糖业集团下属三厂、上上糖业下属糖厂将开榨,预计至11月10日广西将有30家左右的糖厂开榨。

7、伊犁州直甜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再次位居全疆第一。2006年,伊犁州直甜菜种植面积46.5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9.62%;产量预计可达177.56万吨,增长24.36%;平均亩产预计3814公斤,比上年同期单产增加100多公斤左右,增长3.92%。今年伊犁州直甜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又位居全疆第一。

8、发改委经贸流通司副司长马占平认为,食糖产量增长,对总量的平衡、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糖价稳定的提出更高要求。从目前各方面调研统计的情况来看,2006/07榨季全国的食糖产量为1100万吨,比上榨季增加220万吨,能否消费掉这1100万吨的食糖很关键。而国际糖价在07年的价格走势还是个未知数,按现在11-12美分/磅的价格来计算,进口到国内的成本在3700-3800元/吨,如果明年糖价跌到10美分/磅以下,对国内糖价的压力就非常大。

9、南宁秋植蔗种植掀热潮。近日,邕宁区糖业管理中心抓住糖厂出台2006年扶持秋植蔗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深入各乡镇发动蔗农种植秋植蔗,促进城区甘蔗生产稳定发展。由于秋植蔗于秋天种植,次年冬或第三年春才能砍收,植期较长,蔗农种植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糖业管理中心积极协同糖厂、各乡镇政府深入村坡大力宣传秋植蔗的优点和栽培技术,鼓励农民种植秋植蔗。同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及时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如伶俐糖厂规定蔗农凡在8月10日至10月15日期间,利用种植玉米、花生、瓜菜、木薯等耕地和旱田种植秋植蔗的,由糖厂组织拖拉机免费犁耙一次;开垦荒山荒坡种植秋植蔗的,给予50元/亩的开垦费补助;免费供应复混肥50公斤/亩、地富丹4公斤等等。

目前,通过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种植秋植蔗积极性高涨,邕宁区种植秋植蔗面积达8500多亩。

10、广西部分制糖企业开榨时间表。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11月1日

广西欧亚糖业有限公司 11月1日

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未定

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定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未定

广西永鑫华糖有限公司 11月中旬

广西宜州博庆食品有限公司 11月8日

广西武宣博宣食品有限公司 11月7日

广西象州博华食品有限公司 11月10日前

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未定

贸易信息

1、本周巴西待装食糖数量减少。据巴西Williams船务公司本周三公布的数据,本周巴西港口等待装运食糖的商船数量已从上周的106艘减至58艘,港口计划在下个月前后运往国际市场的食糖数量也从上周的130万吨减至110万吨,其中从Santos港离境的食糖数量从上周的714,692吨减至664,025吨,从南部地区的Paranagua港运往国际市场的食糖数量也从上周的300,800吨减至160,950吨。

2、2006/07中国食糖进口量的预测。05/06榨季我国进口糖共有130万吨,其中一般贸易进口65万吨,古巴配额40万吨,其他进口加工为25万吨。06/07年度进口预计有110万吨。按06/07的预测产量计算,国内食糖价格为3800元/吨时对应国际糖价为10.05美分,而国内糖价为4000元/吨左右时,对应的国际糖价则在11美分左右。

库存信息

1、11月份印度投放国内市场130万吨食糖。印度联邦政府日前在其本周三发表的声明中说,政府已决定今年11月份向国内市场投放130万吨食糖,较去年0月份的投放量增至8.3%,即10万吨。按照印度现行政策的规定,糖厂每月投放国内市场的食糖数量不得超过政府规定的数量。

2、根据印度政府先前的打算,今年第4季度政府向国内市场投放的食糖总量将从去年同期的390万吨增加到410万吨食糖,其中10月份的投放量已从去年同月的150万吨增至160万吨。

3、新榨季全国食糖产销会工作会议上,尽快出台收储方案,加大国家收储力度,成为各主要产糖区协会负责人的呼声。广西糖协秘书长张鲁宾建议国家定为收储价3800元/吨,云南省糖协理事长洪叔南建议,收储价格在3500-4000元/吨,广东糖协理事长刘汉德建议,收储价格在3400-4000元/吨。而据了解,目前云南省的甘蔗收购价已经达到200元/吨,广西全区统一定价260元/吨(食糖价格3900元/吨)。洪叔南说,国家收储价不要低于工厂生产成本价,在云南新榨季每吨糖平均含税成本预计在3455元,他建议云南以全省的完全生产成本3455元作为收储价。

4、“白糖收储量30-50万吨是比较合适的。”广西糖协秘书长张鲁宾表示。洪叔南也支持这一提议。对此,发改委经贸司司长马占平表示,国家收储量以及收储价位,现在还在讨论研究的阶段。

交易信息

1、2006/2007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已确定。广西2006/2007榨季甘蔗收购价已基本确定于260元/吨的糖料收购保底价对应3900元/吨的食糖销售价,糖蔗二次结算的联动系数为6%,各地可视具体情况良种加价5-15元/吨。

2、各地区白砂糖价格(2006-11-03)(单位:元/吨)

地区价格日涨跌-+周涨跌-+月涨跌-+年涨跌-+

南宁 4370-4400---30 120 770

柳州 4450---- 200 830

昆明 4500-4520------ 850

甸尾 4500-4520------ 900

湛江 4480-- 180 170 750

广州 4500-4520-- 80 150 720

汕头 4450-4480---- 70 670

海口 4560-- 20 80 860

上海 4450-4500-- 100-100 700

杭州 4680-- 80 160 880

宁波 4500-----50 720

义乌 4560-4580---40 60 760

南京 4480---70-20 700

南通 4450-4500---50-- 630

合肥 4540---40-10 690

日照 4350-4380---50-20 500

青岛 4400---10 20 530

青州 4400------ 500

福州 4500-- 30 70 670

晋江 4500---- 70 650

重庆 4500-4540 20-60 50 700

金瑞期货王宏友

提示信息:

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以予以解决,谢谢合作!

本站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实际操作建议。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11月6日LME评论:期锌创纪录新高,受低库存和技术因素推动 2006-11-07

11月6日CBOT评论:大豆期货温和收高,盘中陷于区间交投 2006-11-07

[COMEX市场]11月6日COMEX期铜库存变化情况 2006-11-07

[美国农业部]截至11月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3812.0万蒲式耳 2006-11-07

11月6日NYBOT评论:原糖期货收盘坚挺,受基金买盘支撑 2006-11-07

[美国农业部]截至11月2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5190.8万蒲式耳 2006-11-07

[芝加哥期市]CBOT小麦期货收高,受中国小麦产区旱情推动 2006-11-07

[LME市场]11月6日LME市场收盘行情表 2006-11-07

让国人享用最好的国货 2006-11-07

防御品种迸发进攻能量寻找类钢铁股 2006-11-07

苹果为什么“水土不服” 2006-11-07

第一证券:防御性板块仍有挖掘潜力 2006-11-07

[图文]2006第十一届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2006-11-07

南通果汁清酒打入美国市场 2006-11-07

[图文]速食王国的“健康黑马” 2006-11-07

老板操盘力(老板操..

《企业二次创业操盘..

标签: 价格   棉花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