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盘中创历史新高 期货历史最大跌幅和涨幅
期货套利是怎么做的
四、思考与探讨
(一)“双跨”套利是期货交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内期货品种不断增加,且呈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上市品种不断增多的条件下,商品间的套利交易成为可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充分研究、揭示和利用商品间价格关系,把商品间套利的有利因素运用好。从交易所层面看,要积极制定和推出各种期货商品间的套利制度,包括套利保证金信用比例和套利系数等。套利者在牟利的同时,无意识地为期货价格趋于正常化做出努力,交易所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供套利信用和优惠不仅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是明智的。棉麦套利研究思路不仅局限于棉麦品种,旨在打伏旦开“双跨”套利的“潘多拉盒子”,使之产生“多米诺效应”,把套利交易扩展到金属之间、农产品之间、金属与能源之间。例如,铜和铝套利,豆和粕套利,强麦和硬麦套利等。当前,跨商品套利交易机会不断出现,问题是我们要借鉴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经验,尽快研究和制定交易所套利保证金制度。
(二)“双跨”套利是商品期货走向联合发展的纽带
在金融期货即将上市背景下,商品期货急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创新发展出路。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规肆首律以及国内期货业发展经验表明,商品期货只有加快发展步伐,填充行业发展欠缺的空白,才能在整体上形成“铁板”一块,提升联合抗衡外界竞争压力的能力。当前,我国期货业正在开辟品种创新道路,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将成为未来两年商品期货业的“双刃剑”。棉麦套利将为“双跨”套利奠定基础,跨交易所联合结算、跨交易所综合收取保证金体系以及跨交易所联网交易系统将接踵而至。
(三)“双跨”套利将促进期货业向国际惯例靠拢
在2006年期货交易额超过20万亿、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双跨”套利交易的提出将引发期货界同仁对国际惯例更多深思。例如,按照国际惯例,90%的上市合约都是失败的。而在我国,似乎多数上市合约都是活跃的,至少活跃比例很高。又如,国际上从上个世纪开始的交易所联合趋势如火如荼。最近,CBOT和CME两艘巨型“航母”也在意外之中强强联合。而国内期货交易所的进一步联合似乎遥遥无期。再如,美国常常在具有垄断性质的证券期货业内营造竞争环境,出台品种竞争政策,使6家股票交易所交易同种股票相互竞争,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对同品种期货交易相互竞争,而国内期货业垄断经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第四,按照国际惯例,期货合约条款设计应按照不同商品品种特性确定,保证金和涨跌停板各不相同。而我国交易所的价幅限制几近雷同,且经常认为停板越小,风险越小。第五,国际上计算交易量和空盘量都是单边计算,惟独我国采用双边计算,为的是一些交易数据看上去与国际发达交易所差距不大。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四)“双跨”套利最直接的效应是提高商品期货市场运行质量
总体来看,CBOT和NYBOT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和棉花期货市场,ZCE位居第二。与CBOT和NYBOT相比,ZCE小麦和棉花市场不仅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市场,而且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NYBOT棉花市场的交易稳定性(表现在交易量和空盘量上)很高,ZCE需要进一步提高棉花市场内在运行质量,尤其是在扩大交易量、提高流动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ZCE棉花期、现货价格的相关程度,充分发挥棉花市场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
(五)“双跨”套利是对上市产品开发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当前,上市产品开发理念可以概括为传统理念和现代理念。传统理念的上市产品开发模式基于成熟产品的现货市场调研开发,生成标准化期货合约,进行期货交易。而现代理念的上市产品开发模式是基于未成熟产品的现货市场培育开发,逐步过渡成标准化期货合约,进行期货交易。可以概括为:模式①,传统理念:产品股—有市场—调研—开发;模式②,现代理念:概念股—无市场—培育—开发。在理念上,前者“以现有产品为对象”、“盯住眼前”、“坐享其成”,而后者“以未来概念为对象”、“放眼未来”、“无中生有”。在方法上,前者“以市场调研为主”、“科技含量低,开发难度小”,而后者“以市场培育为主”、“科技含量高,开发难度大”。例如缺雹扰,国际上新兴起的天气期货、“绿色”期货以及水权市场开发都是典型案例。“双跨”套利在市场与品种间寻找合约开发机遇,提出价差交易标准化理念,生成棉麦期货衍生交易,是对上市产品开发理念的补充和提升。
(六)“双跨”套利与把商品期货做强、做大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商品期货大有发展潜力。CBOT小麦期货交易已有150多年历史,交易量和空盘量很大,交易、交割、结算运行稳定,使我们意识到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小麦和棉花等基础农产品是交易所需要下大工夫做大做强的品种,尤其是对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ZCE来说,基础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发展与完善更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未来97%的期货交易将是金融期货的话,那么,商品期货还有97%的潜力等待挖掘开发。因此,在金融期货成为热点的背景下,发展商品期货交易更是大有作为。搞商品期货不仅要放眼未来,还要“备战、备荒、为人民”。“备战”,就是要把商品期货连成“铁板”一块,做强、做大。“备荒”,就是要培育和储备上市商品和专业人才。“为人民”,就是要让各种基础商品期货切切实实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注释:
17.当前交割月份为2个最近交割月份中的第1个交割月份。
18.同上。
19.商品期货套利交易的国际借鉴,徐毅、唐衍伟、马卫锋、刘春彦,2006年5月10日。
20.1980-2000年棉花与小麦比价系数见附表。
21.+为买进,或盈利,-为卖出,或亏损。系数盈亏为按照CF/WS(系数)为 10计算得出的盈亏结果。
白糖期货交易时间
白糖期货的交易时间是:日盘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0:15,10:30--11:30下午 13:30--15:00夜盘周一至周五 21:00--23:00。
【拓展资料】
金融期货(FinancialFutures)指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金融期货作为期货交易中的一种,具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点,但与商品期货相比较,其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如证券;货币、汇率,利率贺兄等。
长期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盈利模式单一,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有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才能赚钱。缺乏做空机制也使得国内股票市场操纵之风盛行,庄家和一些大的机构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拉抬股价使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其正常的价值范围,这会导致股市系统性风险积聚,加大股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股指期货在丰富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同时,也防止了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促使股票指数在更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现指数波动的一致性以及成熟的慎缺成交持仓比充分反映了成熟市场的特性。投资者开户参与率自初期的50%上升至当前的89%,标的指数波动率的环比降幅创历史新高,期间各合约运行平稳,到期交割日效应从未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信息技术系统、从业人员培训等更多细节的逐步成熟与完善,监管部门对于参与股指期货的约束将来有望放宽,类似公募基金、信托理财产品、阳光私募等机构投资者未来都会加入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中。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国内股指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比例仍很低。
根据中金所的数据,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的投资者结构中只占3%。而美国CME机构法人的避险交易占整个股指期货交易量的61.3%,非避险大额交易占比为7.5%,小额交易者占比为20.6%,价差交易占比为8.8%。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认识的深入,期指持仓与成交禅孝袭规模将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股指期货对冲风险、稳定市场、促进价格发现等功能也将得以更好体现。
国内玉米期货历史性突破3000元,国外进口玉米成本高达3200元
最新消息显示,在国内玉米现货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国内玉米期货2209合约价格盘中触及3001元/吨,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在玉米现货市场,今日山东诸城兴贸涨5厘,最新收购价格1.46元数租/斤;河北玉锋涨1分,价格1.410元/斤;吉林白城梅花2700元/吨,涨50元;通辽梅花2770元/吨,涨40元。
据悉,本轮上涨主要和乌克兰春播消息有关。
最新消息显示,今年乌克兰春播作物面积预计同比下滑50%,其中调减的主要是启滑玉米和葵花籽薯旁兆。
而根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玉米进口468万吨,其中来自乌克兰的玉米264.6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6%;从美国进口玉米192.34万吨,占比达到41%。
好消息是,自2月中旬以来我国已经陆续加大了对美国玉米及高粱的采购力度,预计整个3月来自美国的玉米和高粱到港总量能达到200万吨左右。
此外,针对3月以来乌克兰玉米进口大幅缩减的情况,自3月中旬以来我国重启超期存储稻谷的拍卖工作。
根据行业机构中华粮网测算的数据显示,定向稻谷加工成糙米的成本关外不到2200元/吨,关内不高于2300元/吨,远远低于区域玉米的市场价格。
不过,供应的充足并不代表价格的下跌。
依据当前美盘价格测算,当前进口至我国的美国玉米理论完税成本高达3200元/吨。
同期进口的大豆理论完税成本集中在5500-5600元/吨之间,棕榈油成本更是高达13500元/吨的历史高位。
商品期货和股市是反方向的吗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期货价格近期大幅度上涨,有的连创历史新高,但相关股票却出现明显下跌。这种商品期货与股票的反向走势,让很多人不解,也对他们的操作带来了干扰。
商品期货作为价格的发现者,通常对商品的价格走势具有引导作用。也因为这样,在市场上就有了期货与股票的联动,亦即当某商品的期货合约上涨了,生产该商品公司的股票,也会因为投资者预期其盈利将提高而上涨。在今年年初的一波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周期股行情中,这种联动表现特别明显。譬如铜的期货合约向上拉升以后,股市中几个铜矿公司股票也就紧紧跟上。于是,不少投资者是看着商品期货,特别是隔夜美盘期货价格如何,再来决定当天A股市场上的操作。
在今年三季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不断向上攀升,作为“商品之母”的原油更是涨势凌厉,而天然气因为受地缘政治影响比较大,价格一飞冲天。煤炭价格在经历了二季度的一波调整后,也重拾升势。客观而言,在此轮能源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股市中相关能源股也有过不错的表现,中国石油甚至还拉过涨停板。但到了9月下旬,虽然能源期货的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但能源股票却开始了大幅度下挫。原本的期货与股票联动局面,此时已不复存在。这种状况使得那些看着期货走势买卖股票的投资者无所适喊卖迹从,也令人们感到十分困惑。因为依据一般的价格传导规则,这是很难解释的现象。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这种期货与股票的背离现象,从中还是能够悟出一些名堂的。对比一下走势,不难发现在相关商品期货价格涨得还不是很高的时候,股票基本上是跟着涨的。但当涨幅过大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里的原因在于,商品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参与者很多是金融投资者,其行为是以投机为主,因此大部分合约是会在交易中被平仓的,只有少数才会进行实物交收。在这种情况下,把期货的价格走势视为趋势信号是有道理的,但一般来说不能简单地看作就是将来价格的实际写照。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会存在升水与贴水,其原因也就在此。
进一步说,当商品期货的价格涨得很高,人们就必须考虑对于消耗这些商品的企业来说,能否承受的问题,如果不能把涨价带来的成本有效地转移给下游企业,那么就只能减少消耗了。而一旦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都这样做了,势必会导致涨价商品的生产企业卖不动货的问题,即便单价很高,但如果没有量,结果还是会影响效益。因此,就企业而言,并不是产品涨价越多越好,如果涨价导致了对消费的抑制,反过来还有损于企业的。
尽管对商品期货操作者来说,短线交易无需太多地考虑这些。但是对股票投资者而言,就不能不考虑商品价格过度上涨对郑并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抑制,并且对生产厂商自身效益的影响。所以,当能源价格上涨远超预期时,市场就会产生某种担忧,而正是这种担忧,使得股票走势就不再是紧紧跟着商品期货,而是会出现不同步,甚至完全背离的现象。像原油等商品期货的历史最高价都是在2008年形成的,但投资者都清楚,那时股市是下跌的。
当然,现在市场的宏观环境与2008年时并不相同,能源价格的上涨有着结构性、阶段性的因素,经济的基本面并不坏。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能源价格过度上涨,会配尺对市场的正常运行带来干扰,股票走势与商品期货不再联动,就说明了这点。对于这一状况,投资者还是要认真思考,在操作行为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这样一个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