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大会2021直播 期货直播室-国际期货直播间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期货大会2021直播,以及期货直播室-国际期货直播间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
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
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2021年广州GDP达2.82万亿元,同比增长8.1%。广州正在重回高增长轨道,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
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11月25日上午,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广州市代市长郭永航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2.82万亿元,同比增长8.1%,5年年均增长6.1%,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保持领先优势。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广州稳坐全国第四城,取得这份亮眼“成绩单”实属不易。具体到各细分领域,2021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超8500亿元,增长11.7%,年均增长10%。民营经济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进出口总额均超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5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高质量发展中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不断凸显。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已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广州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等等。
在受访专家看来,5.5%左右的增速目标相对适中且留有余力,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大局以及广州市发展实际,体现了广州稳中求进、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广州提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目标,将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具体抓手,将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真正抓住了发展经济的“牛鼻子”。
冲刺3万亿“底气”
“8.1%的GDP增速,凸显了广州经济的韧性,也体现了广州推进‘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成效。”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称,广州2.82万亿元GDP背后,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5.1%。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65.7%,且广州已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广州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贡献了大部分GDP,还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例如,2021年,广州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全年产量同比增长87.9%,产值同比增长63.4%;集成电路、显示器、光电子器件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8.6%、45.5%、40.2%和猛没24.4%。
除了先进制造业,广州服务业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逆势增长。
2021年1-11月,广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相关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14.0%。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两年链竖平均分别增长26.4%、24.1%和20.1%。高端专业服务业发展韧劲凸显,全市规模以上高端专业服务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两年平均增长13.2%。
罗志恒认为,得益于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有效助推了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才为广州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受访专家看来,广州接下来冲刺3万亿元大关的底气十足。
“如果既定目标实现6%以上增长,就能够冲刺三万亿元。”广东省体棚知大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但突破三万亿仍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具体包括坚持常态化防控疫情,全力保障制造业增长,加大科技创新驱动,稳定进出口贸易,保障居民充分就业,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等等。
保障制造业增长以及科技创新最为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广州市级财政共计安排312.9亿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17.4%。
312.9亿元专项投资中,科创和产业是发力点。其中,广州将安排82.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扎实落地,安排47.2亿元支持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安排重点产业园区补助资金183.2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将举全市之力支持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强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布局发展量子科技、纳米科技等前沿产业、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明确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5%左右。
在罗志恒看来,这一目标相对适中且留有余力,既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大局以及广州市发展实际,又衔接了广州2021年经济增长情况与“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增长目标,体现了广州稳中求进、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可对提升综合城市功能、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支撑。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也不容易,广州仍需补齐短板。
广州市代市长郭永航在大会上表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不足,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不多,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的增长点不够凸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城市能级不相匹配。
对此,在2022年的广州发展“规划图”中,关键路径之一便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广州市代市长郭永航表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不断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实际上,制造业恰是广州经济发展的韧性所在。2021年,广州经受住疫情的考验,克服缺芯缺电等困难,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567亿元,同比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5086亿元,同比增长7.8%。
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重中之重。2021年,广州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实现重大突破。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作,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列入国家专项规划。
未来五年,广州仍将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将构建“3+5+5”梯次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五大未来产业。
如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赋能?科技创新是关键所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仅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力支持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广州基地等科研平台开展重大前沿问题研究,还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创新开放合作平台,同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至为重要的力量。2021年,广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122.56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2.9%。
亮眼数据背后的支撑力来源何处?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商圈众多,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在此落地,拥有着引领消费风潮的'实力。以广州商业第一大区天河区为例,该区拥有3家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综合类购物中心、11家总部型商贸企业、3012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0%的在穗国际品牌,在商贸载体、高端品牌、商旅文体融合等方面享誉全国。
除了传统商圈之外,近年来,跨境电商、直播电商、首店经济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成为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抓手。
在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中,广州的综合能级指数位列第一梯队的首位,多个单项指数均位列全国第一。据海关数据统计,广州跨境电商规模从2014年的14.6亿元增长到2020年1-11月的419亿元,增长27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进口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未来广州还将通过保障广交会展馆四期建成开馆,加快空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提振汽车、家电、建材等大宗消费,鼓励发展运动健身、医疗健康、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擦亮“羊城夜市”品牌等举措,带动多方面多领域的消费,同时促进国际、国内文化的传播交流。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市场主体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1年,广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82项,商事制度等18项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政务服务平台“穗好办”上线便民服务事项超2000项,与省内所有地市、省外17个城市“跨域通办”事项近9000项。
良好便利的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2021年,广州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比2016年增长1倍。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新增3家、累计5家。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2%。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30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240亿元,年均增长10%。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广州即将启动营商环境5.0版本改革。在罗志恒看来,营商环境改革,聚焦点仍然在企业,他表示,要继续加快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交通物流海关等基础设施,吸收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发企业创业经营活力。
对此,2022年,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广州将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推进“两个健康”示范城市、“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政企沟通平台,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等。
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2最新全国经济TOP10城市尘埃落定。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位列十强城市。
其中,京沪为4万亿+城市,深圳刚刚突破3万亿,广州、重庆、苏州为2万亿+城市,其他均为1.5万亿+城市。
那么,谁是名副其实的GDP第三城和第四城?
日前,广州市人代会透露,2021年广州GDP达2.82万亿元,同比增长8.1%。
根据此前发布的数据,2021年深圳GDP站上3万亿,重庆GDP为2.78万亿,苏州为2.27万亿。
以此来看,广州与深圳的GDP差距再度缩小,而对重庆的领先优势有所扩大。
广深差距大幅收缩。2021年,广深差距约为2000亿元,而前一年还高达2600多亿元,最高峰时期超过4000亿元。
与此同时,广州对重庆的领先优势扩大到300亿元以上,而前一年这个数字只有16.3亿。
当然,重庆作为省级直辖市,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0万,是否适合作为一个普通城市,与广州、苏州乃至郑州等地进行类比,值得讨论。
不管怎样,经过几年转型,广州正在重回高增长轨道,未来重新实现反超,未必没有可能。
广州经济强劲反弹,靠的是什么?
其一,三大支柱产业全线飘红,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广州以电子、汽车、石化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过去一年,传统支柱产业全面飘红。
同时,广州高新产业保持飞速增长。
目前,广州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时尚创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发展速度走在各大产业前列。
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其中电子、医药、计算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4.7%、23.1%和14.5%。
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量同比增长87.9%,集成电路、显示器、光电子器件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8.6%、45.5%、40.2%和24.4%。
其二,城市更新,为广州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动力。
作为老城市,广州不仅存在大量城中村,还有不少老旧小区,向存量要资源、向存量要空间就成了必然选择。
正如《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所分析的,城市更新,不仅能通过扩大投资创造更多GDP,还能借助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变低效土地为高效土地、腾挪更多产业用地资源等,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超8500亿元,增长11.7%。而2022年,广州力争固定资产投资超9000亿元,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可见一斑。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1%,工业投资增长6.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分产业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5.3%。
当然,在“防止大拆大建”的定调之下,城市更新的步伐或将慢下来。
但随着稳步推进作为主基调,其对经济增长的利好还会逐步释放
广州2022年GDP预增5.5%,冲刺三万亿31月 25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州市代市长郭永航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 2.82万亿元,同比增长 8.1%,5年年均增长 6.1%。
这一数值目前仍旧领先近年来想要"弯道超车"的重庆,据了解,重庆 2021年 GDP为 27894.02亿元,暂时落后广州 400亿元左右。
这意味着,广州、重庆在"第四城"之争中仍保持领先优势。从目前公布和预测的情况看,全国 GDP前五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
从增长势头来看,2021年广州 GDP各方面表现强劲,具体细分领域数据显示:
2021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超 8500亿元,增长 11.7%,年均增长 10%。
民营经济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进出口总额均超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 5万亿元。
全市形成 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 30%。
广州获批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广州碳排放交易中心碳配额现货交易量全国第一。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运营,实现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历史性突破。
来源于广州地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 3.13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 8475亿元,年均增长 5.2%和 6.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9%和 10%。
单位 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
2021年2月1号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2、【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吕梁深山里踏出脱贫路;
3、歌唱美好新生活,携手奋进奔小康;
4、欢迎中外记者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5、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好答老工作部向全国双拥模范、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致慰问信;
6、【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何建坤:瞄准碳达峰目标,强化协同治理;
7、春运客流总体下降,出行服务不断升级;
8、春节临近各地继续加强疫情防控;
9、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10、全球首次实现8K电视直播和5G传输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频道试验开播;
11、国内联播快讯:
(1)《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2月1日起施行;
(2)全国四级法院实现跨区域立案服务全覆盖;
(3)人社部开展“迎新春稳岗留工送培训”活动;
(4)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涉疫苗犯罪专项行动;
(5)全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全面铺轨;
(6)花生期货今天在郑商所上市;
(7)广州空港中央商务区项目正式动工;
(8)《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首次联排;
(9)电视剧《觉醒年代》今晚央视开播;
12、缅甸领导人被扣押军方宣布紧急状态;
13、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亿208万例,美专家称美或现五级飓风般“病例激增”美专家称疫苗分配不公平;
14、纽约抗议者反对华尔街对散户不公做法;
15、国际联播快讯:
(1)俄外交部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俄内政;
(2)叙北部遭两起汽车炸弹袭击12人死亡。
扩展资料:
2021年2月1号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部分摘要: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2021年02月01日,欢迎您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节目,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吕梁深山里踏出脱贫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完整版):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过去由于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当地通过修建通村硬化路,打通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今天(2月1日)的【脱贫攻坚答卷】,我们一起去山西大宁县看看村民贺三芳举核的脱贫路。
春节临近,山西省大宁县的花卉种植基地迎来了销售旺季,贺三芳和工友们正忙着打包装箱,把鲜花发往全国各地。
在这里打工的60多人都是附近的村民,能在家门口有一份稳定工作,放在过去是不敢想的事。大宁县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过去,去县城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出行主要靠自行车或三轮车,赶上雨天几乎寸步难行。
难走的土路,挡住了大山外面的机会。脱贫致富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可对于大宁县来说,想修路并不容易。
为了破解资金难题,山西省采取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由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深度贫困县四级政府补助资金占到总投资的75%,剩余部分由当地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
2016年,大宁县开始修建通村硬化路,贺三芳所在的甘棠村成友升立了修路合作社,贫困户参与道路建设和养护就能赚工钱、拿分红。路修通了,曾经因物流成本太高而放弃投资的花卉种植、生猪养殖等企业纷纷落户。
2019年,大宁县80个贫困村23000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贺三芳一家的年收入从不足5000元,增加到4万多元。如今,距离她家十几公里的地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正在修建。贺三芳有了新打算,准备在明年高速公路通车的时候,再开上一个农家乐。
歌唱美好新生活携手奋进奔小康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完整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春节临近,告别贫困的各族群众用多种文艺方式感谢党的好政策,歌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2020年对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群众来说意义非凡。靠着交通改善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全县近10万多群众摆脱贫困。春节一天天临近,当地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忙年的人们还跳起巴山舞、唱起土家山歌,赞美新生活。
这几天,在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乌什县巴什阿克玛村,人们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庆祝脱贫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如今,林果产业已成为这里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贵州关岭县向阳村,刚脱贫的苗族群众用本民族语言改编歌曲,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在广西富川县,瑶族同胞织起瑶锦、创作瑶歌,展现脱贫后的生活变化。在西藏拉萨,喜庆的红灯笼、欢快的锅庄舞,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在内蒙古,一支支乌兰牧骑又出发了。他们深入农村牧区,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和原创小品、好来宝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凝聚起各族群众的奋进力量。
欢迎中外记者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完整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21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全国政协办公厅1月31日宣布,欢迎符合“两会”疫情防控要求的中外记者届时参加采访。
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今年“两会”的新闻采访工作将借鉴去年有关做法,作以下安排:
一、邀请部分在京的中外记者采访会议,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
二、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向全国双拥模范、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致慰问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完整版):春节来临之际,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向全国双拥模范、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发出慰问信,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
慰问信说,2020年,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隆重召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用行动证明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征衣虽解、军魂永存。残疾军人和烈军属载誉不骄、顾全大局,体现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2021年,全国双拥模范和广大军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何建坤:瞄准碳达峰目标强化协同治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完整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实现这一目标该如何发力?今天(2月1日)的《权威专家访谈》,来看记者对清华大学何建坤教授的采访。
何建坤,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在他看来,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何建坤说,这一方案将会牵住降碳这个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来统筹推动和打造经济、能源、环境协同治理的新发展格局。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要加快推进。何建坤说,这将用市场机制为企业技术升级按下“加速键”。
我国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何建坤说,推动碳减排,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这也将会更好地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CCTV节目官网——《新闻联播》 20210201 21:00
关于期货大会2021直播,期货直播室-国际期货直播间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