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思考报告 期货市场思考报告怎么写
关于期货交易本质的思考
关于期货交易的本质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千人千种看法的。不会是那种公理性质的东西。这里,我只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主观性是比较强的。仅做参考。
对于期货交易的本质来说,我认为,有必要先想一想期货市场的本质是什么。
姜洋先生表达得很清楚,差袜期货市场是一个风险转移市场、风险管理市场。它的功能和作用与银行市场和股票市场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银行市场是以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市场;而股票市场则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两者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主要在于融资功能。股市还有估值和定价的功能。
但期货市场则完全不同。期货市场的功能众所周知的有两个——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
价格发现功能虽然也为实体经济供应支持。但它并没有像融资功能那样被广泛性的理解。
同样,风险转移功能也是如此。
对于广大的实体经济参与者来说,期货市场能够把自身经营过程中的价格风险转嫁出去。但是转嫁给谁呢?
接盘这些风险的人,在期货市场中被称为投机者。
投机者在市场里的表现就是通过价格博弈来赚取价差利润。这一点被社会广泛性的理解为——赌博。
形式上,投机者买卖的是价格。但本质上,投机者买卖的其实是风险!
通过买卖别人转移出来的风险,来赚取风险交换过程中的利润。这才是期货市场中投机者的本质。
设想一下,如果实体经济中没有人担心自己经营上会面临价格风险,那么也就不会存在风险的转移需求,也就没有了风险转移的买卖过程,自然也就没有了投机者的生存空间。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计划经济体制是不需要期货市场的。但显而易见的是,商品经济的生命力更强。因为,计划经济降低了微观上,经济参与者的风险,但却将这种风险累积、堆叠到了宏观层面。而商品经济虽然在微观层面上,让经济参与者面临价格风险(管理不好价格风险就会有破产风险),但在宏观上却有更好的生命里(尽管宏观上也会出问题,但它依旧会在自己的框架下去修复。就好像生病会痊愈一样。而计划经济病愈的潜力就小很多)。
从这个角度去想,期货市场就是在为实体经济中的微观参与者准备的。让他们把风险卖出去。这些风险对于实体经营者来说具有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也不知道价格是不是会向对自己不利的方向波动。比如原材料涨价或者产品跌价等。那能怎么办?当然是把风险卖出去,锁定利润不就行了吗?虽然牺牲了赚更多的潜力,但以避免了亏损的可能。
投机者呢?买卖了风险就一定能挣钱吗?
这是个问题。风险之所以叫风险,就是因为其不确定性。如果确定了,那就叫利润,实体企业傻啊,他把利润卖了!!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实体企业知道风险是亏损,所以他把它卖了。那投机者就傻吗?如果所有包装成风险卖出来的东西,打开一看都是亏损谁还买呢?
而且,作为实体经济的参与者来说,他就真有能力只卖亏损,不卖利润吗银档?
我认为这不符合客观世界的逻辑。
客观世界的逻辑应该是:未来虚搏激并不确定。实体企业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他打包卖出的风险究竟代表的是利润还是风险,他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从客观角度讲,包装成风险的这个“盲盒”里究竟装的是利润还是亏损,在事前没人能知道。
投机者也只不过是在充分地估计之后,去买这个被包装成风险的“盲盒”而已。
那么,如果我们作为投机者,我们的出发点都是怎么能够掌握猜出“盲盒”中装的是利润的技巧的话。那么你觉得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所以,我认为,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我们不如把思路设定为“如果‘盲盒’中装的是风险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那么,结果就会成为,如果“盲盒”里装的是风险的话,我们不怕;而“盲盒”里装的是利润的话,我们更不怕。
因此,我的总结一下就是:
1.期货市场的本质是风险转移、风险管理;
2.以第一点为基础,我的交易思路不是怎么操作能对,而是怎么操作能在错的情况下不死。
期货投资心得怎么写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三篇相关的心得,希望对你有所指导。欢迎阅读。
期货投资心得一
1.在市场中永远做一个诚实而客观的人,既不欺人更不自欺。要真诚的与市场对话,要热爱市场,学会做市场的朋友;
2.市场是一所永远无法毕业的学校,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凡的人。对市场要永怀敬畏之心;
3.宁静致远,知足常乐。市场里的钱是赚不完的,而再多的钱都是亏的完的;
4.要永远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要在交易的过程中发现乐趣;
5.永远都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在市场中只有你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要见惯不惊,永远只和自己竞争;
6.市场永远都是正确的,要相信你看到的市场事实。同时要时常告诫自己,在市场里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
7.要坚信市场趋势的力量,顺势而为事半功倍,逆市而为最终难逃厄运;
8.在市场中最重要的是生存的能力,只要活着就有机会。要以保障资本为第一目标,要勇于向市场认错,不要为一次判断失误付出不必要的损失;
9.有些时候最好的交易就是不交易。学会休息,减少失误就是增加了赢利的能力。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当所持头寸盈利的潜力不大时,减小自己的投入规模乃至清仓出场;
10.市场的大多数时候是不值得交易的(或不值得重仓交易),不要在这种时候疲于奔命,要耐的住寂寞;职业的交易者应该在市场常态下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抓住一年中不多的几次重仓出击的市场机会;
11.逐渐养成长线交易的思维和习惯。在交易目标既定的前提下,不要过分注重行情发展的过程;
12.要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决策系统,要有一双自己看市场的眼睛。对市场要有一定的洞察能力,最好有一定的前瞻性。交易时只听信自己内心的想法,尽量排除外界干扰。总之是尊重市场,相信自己。
13.没有人能真正的预测到市场的全部发展过程。你可以用相对正确的分析去接近市场的真实,但任何时尘弊模候都应该加上合理的交易策略,只有事实和市场说了算;
14.交易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要经常检查自己的交易思路和交易心理。要努力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15.慎思断行,把握主动。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这个理由至少能说服你自己。在市场中永远不要将自己置于欲罢不能的境地;
16.要做好交易先做好人。在生活中要严于自律,保持身心的健康,努力提高自己的交易境界和交易智慧。
期货投资心得二
导语:期货投资有人赚钱,甚至可以在买卖中获利百倍,也有人赔钱,这其中有何秘诀呢?
1、只运用能够输掉的钱
如果你把生活开支拿来从事期货投机,你便注定失败,因为你不能毫无牵挂地思考,作出精明的决定。你用来投资的资本,必须是你可以输掉的钱,你应该小心不动用其他资金或财产,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是思想独立。一位投资者说:“你必须能够在最少的困扰或外界影响下进行买卖,这就是说,可能为了害怕损失其他用途的资金而受影响。
2、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必须心平气和,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怀疑,不会因为未来的买卖而未能入睡。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最好另谋取发展。一位富高指出:“市场里,每天都有很多刺激的事情发生,要应付这些突职其来的变化,必须精明冷静,否则你会举棋不定。
3、从小额低风险买卖开始
从事实际买卖前,先行在家中进行模拟的投资,来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到市场买卖,每次只买卖一两张合约,并且选择那些价格变动不大的商品着手。初入行的人,应该首先学习买卖技术,然后才能逐渐尝试买卖风险较大的商品。
4、不要过分买卖入货
只能动用保证金户头中的三分之一资金买卖,必要时减少手上的合约来遵守这项规定。这个原则,帮助我们避免以全长部保证金为资本,来作出一时行动的买卖决定,全部保证金运用之后,如果无资金后继,你可能会被迫提早结束合约,蒙受本可避免的巨额损失。
5、稍事休息
天天在高层买卖会影响低的判断力。一位成功的投资者表示:“当我的智能活动下降至平常的百分之九十时,我的买卖便开始不盈不亏,如果智能活动跌破这个水平,便于工作开始亏本了。”他每五个或六个星期休息一次,如果赚了大钱,便会到外地渡假去。
6、没有信心时,且作壁上观
不卜并要认为你每天必派缓须买卖,甚至每天都要有货在手。初入行者都有买卖及保持合约的倾向,但这样做的代价很大。成功的投资者懂得“忍耐”和“自制”,以待时机。当他们买卖之后,发觉自己想法不对时,也会立即中止合约。
7、选择交投最活跃的月份进行买卖
例如大连大豆期货,五月和九月通常是交投额最高的合约,买卖这样的合约,可以很容易出手,对于交投不活跃的期货,尤其是临近交割的合约,便应当小心,初入行者不应选择这些商品。
8、不要一次买卖多种商品
不要同时在多种市场进行买卖,要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买卖。很少商人能够在谷类和金属期货上同时投资成功,因为这两类商品的价格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9、留心开市价格水平
开市价水平可能显示出当天的走势或者未来数天的动向,特别是在重要报告发表之后。百万富商说:“如果开市价格打破高点,便应该入货,如果跌破低点,便应该出货”。很多的交易商都用这个原则决定买卖,而一些中长期交易者则运用周线或月线来决定,却价格价格打破一周或月高点时则入货,反之则是出货的时候。
10、金字塔式买卖
当你加重手上的持仓时,每次的数据数目都不要超过原来的数量。让我们假设你起初的数量是500手大豆,理想的情形是增加250,然后125手,跟着再增加50手,是否要增加仓位,当然要视市况是否对你有利而定。
11、不要以同一价格买卖
如果你想1000手大豆时,你可能会五次买入,从而看看市场走势是否跟预期的一样,然后才倾全力投资下去。成功的投资者用各式各样的准则和技术讯号来做买卖的指引,但最重要的关键是市场动态。年轻富商都会试图等候市场证明是买卖良机时,才全力出击,而不会用同一价格,在开始就买入全部商品。
12、亏本时,不要补仓
无论你的信心有多大,如果你手上的持仓出现亏损,不要补仓来保持合约,因为你可能脱离了大势的轨迹。有些投资者不同意这项原则,他们相信“平均值”的技术,即在亏损时不但补仓,反而加码,以求得价格平均,但年轻富商认为,拉平均价的风险技术很胡,而且是太支持片刻原有看法的行动,结果只会扩大损失。
13、急流勇退
当市场走势不利于你的投资时,便要承认错误,终止合约。如果你尽力减少损失,即使你的投机估计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或以下,也可能获利甚丰。一些成功投资者在十次投资中,可能只有三次或者四次得手,但由于严守规律,尽早放弃亏本商品,减轻损失,结果仍有钱赚。
14、不要持有亏损的头寸不放
年轻富商说,亏损的头寸不要持有超过两天或者三天,更不要持仓过周未,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要坚守这个原则。他说:“这个原则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有经验的投资者也会感到困难。所以我强迫自己要绝对遵守这条原则,已经避免了很朋巨大的损失”。
15、学习接受失败
这项准则和很多人的见解恰好相反。一个成功投资者说:“学习接受失败,因为它是买卖的一部分。当你能够在亏损时,不感到自尊心受创,情绪能够保持稳定,你便踏上了成功之路”。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之前,必须去掉害怕失败的心理。
16、小心运用止损单终止合约
这是容易实行的准则,止损终止合约可以帮助你自动放弃亏损的持仓。这个做法的重要之处是根据你原定的指示,在亏损至某一程度便结束合约。如果你违反这项准则,你可能把持不住,继续持仓,加深亏损。但千万记住,用这种止损终止的方法,必须极度谨慎,因为制定的限价范围太宽或太窄,会为你带来严重损失。
17、不要期望在最高价和最低价出货和入货
当你深信市场市况已到项或者见底,便立即采取行动,宁可让市场本身证明你的看法是否正确,没有能够永远在最高价出货或在最低价入货的投资者。
18、好消息成事实后出货
如果消息利多,便应该买多,但当市场消息成为事实,便是平仓的时机。例如市场有消息说一宗谷物大买卖正在进行,这个时候市价会因好消息而拉高,所以这条准则教你听见消息时,便以第一时间买入,但当传说中的买卖真的成交了,便要立即平仓。
19、牛市过度慎防反转
古老相传的一条股市买卖守则说,牛市时价格过高,大势随时会一蹶不振,如果你持有多单,当心出现利空消息。
20、迅速行动
期货市场对于犹豫不决的人是不会仁慈的,从经验所得看,买卖必须行动迅速。这不是叫你意气用事,而是要你考虑清楚,决定取消合约是最上策的时候,应立即做不要迟疑。
21、不要斤斤计较
如果你想买货,挂牌出价时,不要故意压低,希望有人和你交易,这样斤斤计较的人,往往发现市场差不多达到自己目标时便回头溜走。所以他们为了争蝇头小计利,可能错失赚大钱的机会。当你认为是行动的时候,便要立即行动。
期货投资心得三
1、时刻谨慎,控制风险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进步,老百姓逐渐有了更多的途径参与到国内的金融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将期货投资作为自己的副业。商品期货市场入场门槛不高,对资金大小没有要求,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入口。
2、做趋势交易,不做日内交易
普通交易者进行期货交易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业余交易者无法做到时时刻刻盯着盘面,所以不适合做日内交易。相对而言,业余交易者比较适合做趋势交易,参与那些中长期趋势明显的商品品种,追随数周至数月的趋势。趋势交易的好处是,不必理会短期内的价格波动,把注意力放在大的趋势变动上。当商品走出明显的大趋势之后,短时间内往往不会发生逆转,一路追随趋势持仓并加仓,将会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
3、只运用能够输掉的钱
如果你把生活开支拿来从事期货投机,你便注定失败,因为你不能毫无牵挂地思考,作出精明的决定。你用来投资的资本,必须是你可以输掉的钱,你应该小心不动用其他资金或财产,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是思想独立。一位投资者说:“你必须能够在最少的困扰或外界影响下进行买卖,这就是说,可能为了害怕损失其他用途的资金而受影响。
4、保持好的交易心态,赚该赚的钱
期货市场每时每刻都有赚钱的机会,双向交易机制让交易者在上涨下跌行情中都有机会赚钱,所以很多交易者试图从日内价格波动中赚钱而频繁交易。这种方法看似是想抓住市场中的所有机会,但仅仅是美好的幻想。日内交易对于交易者的技术分析水平和反应速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即使训练有素的交易员也不可能每次开仓都开对方向。因此业余交易者试图抓住市场中所有的机会非常不明智,反映了交易者内心的贪念。而期货交易者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婪,就不可能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去。
5、从小额低风险买卖开始
从事实际买卖前,先行在家中进行模拟的投资,来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到市场买卖,每次只买卖一两张合约,并且选择那些价格变动不大的商品着手。初入行的人,应该首先学习买卖技术,然后才能逐渐尝试买卖风险较大的商品。
6、留心开市价格水平
开市价水平可能显示出当天的走势或者未来数天的动向,特别是在重要报告发表之后。百万富商说:“如果开市价格打破高点,便应该入货,如果跌破低点,便应该出货”。很多的交易商都用这个原则决定买卖,而一些中长期交易者则运用周线或月线来决定,却价格价格打破一周或月高点时则入货,反之则是出货的时候。
7、不要过分买卖入货
只能动用保证金户头中的三分之一资金买卖,必要时减少手上的合约来遵守这项规定。这个原则,帮助我们避免以全长部保证金为资本,来作出一时行动的买卖决定,全部保证金运用之后,如果无资金后继,你可能会被迫提早结束合约,蒙受本可避免的巨额损失。
8、没有信心时,且作壁上观
不要认为你每天必须买卖,甚至每天都要有货在手。初入行者都有买卖及保持合约的倾向,但这样做的代价很大。成功的投资者懂得“忍耐”和“自制”,以待时机。当他们买卖之后,发觉自己想法不对时,也会立即中止合约。
9、选择交投最活跃的月份进行买卖
例如大连大豆期货,五月和九月通常是交投额最高的合约,买卖这样的合约,可以很容易出手,对于交投不活跃的期货,尤其是临近交割的合约,便应当小心,初入行者不应选择这些商品。
10、不要一次买卖多种商品
不要同时在多种市场进行买卖,要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买卖。很少商人能够在谷类和金属期货上同时投资成功,因为这两类商品的价格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11、不要以同一价格买卖
如果你想1000手大豆时,你可能会五次买入,从而看看市场走势是否跟预期的一样,然后才倾全力投资下去。成功的投资者用各式各样的准则和技术讯号来做买卖的指引,但最重要的关键是市场动态。年轻富商都会试图等候市场证明是买卖良机时,才全力出击,而不会用同一价格,在开始就买入全部商品。
12、亏本时,不要补仓
无论你的信心有多大,如果你手上的持仓出现亏损,不要补仓来保持合约,因为你可能脱离了大势的轨迹。有些投资者不同意这项原则,他们相信“平均值”的技术,即在亏损时不但补仓,反而加码,以求得价格平均,但年轻富商认为,拉平均价的风险技术很胡,而且是太支持片刻原有看法的行动,结果只会扩大损失。
13、急流勇退
当市场走势不利于你的投资时,便要承认错误,终止合约。如果你尽力减少损失,即使你的投机估计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或以下,也可能获利甚丰。一些成功投资者在十次投资中,可能只有三次或者四次得手,但由于严守规律,尽早放弃亏本商品,减轻损失,结果仍有钱赚。
14、不要持有亏损的头寸不放
年轻富商说,亏损的头寸不要持有超过两天或者三天,更不要持仓过周未,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要坚守这个原则。他说:“这个原则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有经验的投资者也会感到困难。所以我强迫自己要绝对遵守这条原则,已经避免了很朋巨大的损失”。
15、牛市过度慎防反转
古老相传的一条股市买卖守则说,牛市时价格过高,大势随时会一蹶不振,如果你持有多单,当心出现利空消息。
16、小心运用止损单终止合约
这是容易实行的准则,止损终止合约可以帮助你自动放弃亏损的持仓。这个做法的重要之处是根据你原定的指示,在亏损至某一程度便结束合约。如果你违反这项准则,你可能把持不住,继续持仓,加深亏损。但千万记住,用这种止损终止的方法,必须极度谨慎,因为制定的限价范围太宽或太窄,会为你带来严重损失。
17、不要期望在最高价和最低价出货和入货
当你深信市场市况已到项或者见底,便立即采取行动,宁可让市场本身证明你的看法是否正确,没有能够永远在最高价出货或在最低价入货的投资者。18、好消息成事实后出货如果消息利多,便应该买多,但当市场消息成为事实,便是平仓的时机。例如市场有消息说一宗谷物大买卖正在进行,这个时候市价会因好消息而拉高,所以这条准则教你听见消息时,便以第一时间买入,但当传说中的买卖真的成交了,便要立即平仓。
18、金字塔式买卖
当你加重手上的持仓时,每次的数据数目都不要超过原来的数量。让我们假设你起初的数量是500手大豆,理想的情形是增加250,然后125手,跟着再增加50手,是否要增加仓位,当然要视市况是否对你有利而定。
19、重视基本面研究,学会抓大放小
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跌,供不应求则价格上涨。在研究商品期货的供求关系时,应着重关注那些影响力较大的决定性事件,而不必理会影响力微乎其微的小事件。
商品价格往往受国内政策影响很大,而政策最终也落实在供需上。比如棉花价格受国家政策影响极大,当国家执行最低价收储时,即使下游棉纺企业消费降低,农民生产出的棉花一样会以较高的收储价卖给国家,造成棉纺企业实际上不可能以更低价格买到同等质量棉花,于是供给端不会过剩,棉花价格也就跌不下来。而如今国储棉已超过千万吨,每年国内消费量只有几百万吨,即使今年棉花绝收供应也不会紧缺。在此背景下,影响国内棉价的主要因素是,国储棉打不打算抛,以什么价格抛,计划抛出多少,至于某棉花产地遇到天气灾害等此类消息不必太在意。
20、技术分析能提供一个好的入场点
基本面研究为交易者提供了交易方向,而具体什么时候开仓,以什么价格开仓就需要通过技术分析来作为参考。交易者在一个有利的位置开仓,其盈利仓单能够增强交易者拿住仓单的信心。
如果由周线或者月线级别的技术分析得出的价格变动方向与基本面研究得出的方向一致,就提高了基本面分析结论的可靠性,而如果技术面和基本面相冲突,则最好不要开仓,因为方向正确并不意味着就是入场好时机,等待技术指标向好之后再入场比较安全。
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技术分析不必过于复杂,笔者认为基本掌握《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和《日本蜡烛图技术》就可以了,交易指标越简单越好。
21、轻仓顺势,浮盈加仓
在基本面和技术面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开仓。但同时一个新问题又出现了:开多重的仓位比较合适?对于业余交易者来说,头寸规模应较小。那究竟多少仓位算是轻仓呢?这要依据交易者的风格和信心而定,10%到15%都可以。其实,轻仓是一种态度,不必拘泥于某一个百分比,能让自己晚上睡得安稳的仓位就是合适的仓位。
当行情顺应自己判断的趋势运行,持有的头寸将会盈利,在机会合适的时候可以加仓,盈利头寸能使整体仓位处在较为有利的位置。加仓的时间点应当仔细斟酌,加仓行为本身就等于是再开一次仓,一般在破位或者反弹回调结束后加仓,加仓的手法按照金字塔方式,越往后加仓幅度越小。
22、严格执行止损策略
做期货必须要严格执行止损策略,当行情走势与预期判断不一致时,应当立刻平掉亏损的仓位,市场已经用亏损的方式告诉交易者其交易方向已经错了,交易者死扛下去只会越亏越多,而最初的止损往往是最便宜的止损。
业余交易者通常会面对另一个麻烦,即止损过于频繁。每次亏一点,多次下来,本金就会越来越少。交易者为什么会频繁止损呢?因为其在开仓时太过随意。当第一次开仓遭遇止损后,交易者就应当停止交易,反思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仔细分析商品行情走势,而不是再次盲目开仓。
止损线的设置应当合理,比如在某些关键的阻力或支撑位置,由于期货市场有太多的假突破,如何定义有效突破需要根据商品品种选取合理的标准,止损的点位也需要根据仓位的大小和交易者的风格来设置。
23、养成复盘的习惯
复盘能够帮助交易者有效提高交易水平。经过复盘,交易者会仔细想一想当初下的每一个交易指令是否合理,好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止损是否合理,有没有严格执行,仓位大小是否合适,等等。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回头来看,往往能够发现自己在交易时忽略的问题。
24、杜绝不切实际的幻想
勤奋的交易者在刚接触期货的时候会看一些期货大师的著作,能够学习大师的交易理念和操作方法,但同时,过多地沉迷于大师著作,往往会造成一种做期货很容易赚钱的假象,因为交易者看到的都是成功大师的交易历程,而缺少对期货风险的认识。在期货市场中,绝大多数交易者都是亏损的,但往往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极少数能赚钱的人。期货市场是零和博弈,交易者一定要时刻谨慎,控制风险,方能在残酷的金融市场上生存下来。
25、学习接受失败
这项准则和很多人的见解恰好相反。一个成功投资者说:“学习接受失败,因为它是买卖的一部分。当你能够在亏损时,不感到自尊心受创,情绪能够保持稳定,你便踏上了成功之路”。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之前,必须去掉害怕失败的心理。
金融市场的调研报告
金融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金融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金融市场的调研报告1一、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资源的实际总供给小于实际总需求,农村金融缺口率比1998年的57.8%来说有所下降,但至2002年末农村金融缺口仍高达4931.8亿元,供求未能实现均衡。
(一)金融机构大撤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空洞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为迎接内外资银行的挑战,商业性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显著加快了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步伐。经营明确地向商业化方向转变,开始大培哗孙量撤并设在乡镇的机构网点,贷款向大客户倾斜。不仅使其在农村的金融服务出现断层,而且还使大量的农村资金被转向了城市,使得商业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事实上,农村金融领域也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农村金融市场不应该成为商业性金融的抛荒之地。
(二)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单一
首先,我国虽然已有运作十多年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但现阶段的农发行却背上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不良资产负担沉重的包袱,数据显示农发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高于同期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水平。现阶段我国农村领域,最需要贷款的需求者有,贫困户、微型和小型企业及龙头企业。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技推广以及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很迫切。
其次,农村信用社体制上存在重大的缺陷。近几年来,农信社的存贷比总低于全国金融机构的平均存贷比(见表1)。而且,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在同期也高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的统计,咸宁农村信用社20xx年三季度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之前,其不良贷款达到36283万元,不良率17.81%,票据置换后,不良贷款余额仍达到10457万元,不良率5.88%。截止20xx年二季度末,不良贷款又升至20129万元,较置换时增加9672万元,不良率9.28%,较置换时增加3.4个百分点。
农村信贷资金配置上的偏差,造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不降反升。尽管农村合作金融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很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大大改善。但要在将来竞争性的农村金融领域争取更大的优势,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还必须深入。
4、农村金融监督管理过度和不足并存。借款在融资者融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过大,达到了70%以上,贷款品种过于单一。芦轮
再次,近几年趋势来看,农村存款较其他资源在总的金融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证券期货和外汇等资本市场的触角根本没有延伸到农村。农业类股票债券占金融资源总量仅有0.7%左右,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见表2)。
总之,农村金融体系萎缩,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都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
二、针对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整体均衡
经济决定金融,没有一个活跃的市场,金融的核心作用就难以完全释放。农村经济主体的交易需求不足和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现象的产生。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问题,只有通过在供给中创造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给,才能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二)发展小额贷款业务,弥补农村金融漏洞
农村有民间借贷最活跃的土壤,无论是农民和农村的经济组织,都离不开民间借贷,随着这几年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民间私下的融资规模在8000—10000亿,完全处于不可控状态,它加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只有把民间金融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才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我国农村的民间金融是完全扎根于农村土壤的,因此对农村民间金融不应简单采取打压做法,这会使得民间资金转向低生产率的自我融资方式。
提到农村金融,就不能不提到去年获得诺贝尔配链和平奖的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他创立的格拉明乡村银行,专门向贫困农户提供无需抵押的小额信贷,这一模式为全球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我国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可以借鉴“尤努斯”这个被国际金融市场认可的模式。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一方面,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的金融机构。纽约联邦银行对美国银行业务状况进行的研究也表明:银行规模越小,其小额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越大,目前已经有不少海外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发展农村金融的一大创新,它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现有的金融服务竞争,一改农村信用社的独家垄断。另一方面,有必要对目前各种民间金融分门别类、分别指导,限制和取缔不正常的民间金融活动。这样才能使民间金融真正成为制度性金融的有益补充。
(三)让农业政策性银行更好的为农村服务
1、将农发行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农业政策性银行。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产业银行重点扩展投行业务,开展承销债券,资产证券化和风险投资业务,组建基金在企业的重组及参与民营化的改造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成为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经营的成功范例。
2、允许农发行逐步开展信贷以外的咨询、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中间和表外金融业务。以增强其盈利水平,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3、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管理机制,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4、开发适合农村的金融投资品种,使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平衡。
(1)开展实物和房产为基础的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各地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体制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农业保险尚未推开,农民生产生活所需贷款比较困难,农业和农村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难以保证。虽然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大力开办了农业生产资料小额信贷业务,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可以开办农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通过建立和健全农村房屋的评估、抵押机制,使广大农民在依法、自愿的原则下,为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信贷扶植创造条件。建立农村抵押贷款制度就要求:首先,国家要制定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发放房屋所有权证;其次,央行要制定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的原则、政策和措施。
(2)要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创造有效的担保形式和途径;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培育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和流动性,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鼓励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与发展订单农业相结合,有效分散订单农业可能出现的风险;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三、展望
总理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中叙述一共有476个字,而农村金融就占了193个字,可见农村金融在未来的金融行业发展中将成为新的亮点。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与传统体系有根本的区别,这是由农业发展的趋势决定的。现代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是时间急,频率高,资金规模相对少。大的金融机构现有业务流程根本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
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揭牌,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邮储小额业务“好借好还”亦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3月16日,随着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首家专营“三农”贷款业务公司的开业,目前,我国已有1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核准开业。这是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创新,意味着农村金融市场正式向各类资本开放。他们将为我国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的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满足我国“三农”持续增长的资金需求。
伴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农业银行和农发行也开始对农村金融市场重新重视;按照银监会的思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以县级法人为单位,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xx年初建立了试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从机构上开始进入春秋时代。
总之,在农村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金融机构应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问题。农村金融业改革的过程和它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于我国现代的监管者和实践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金融市场的调研报告2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4月份我委抽调专人成立调研组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暨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赴各市(区)、重点乡镇、园区以及重点企业进行调查走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小微企业融资总体情况
1、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所下降,与企业发展需求比差距甚远。20xx年一季度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9.02亿元,比年初下降4.63亿元,同比少增52.03亿元,降幅0.43%,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4.91个百分点,总体未完成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的目标。
2、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旺盛,民间融资异常活跃。据统计,在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自有和民间资金等内源性融资占比约为60%。在求贷无门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纷纷转向民间融资,想方设法从、理财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融通资金,甚至不惜借“高利、贷”。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上涨、缺乏品牌、创新不足等原因,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实业无利可图,便脱离实业,加入到民间投资行业中。
二、当前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满足度较低,融资渠道狭窄,模式单一。调查显示,泰州只有2.8%左右的工业小企业和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意味着100户小型企业中只有不到3户成功从银行贷款,97%的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均通过自筹和民间贷款的方式获得。目前,小企业发展除自身内部积累外,外部融资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的贷款。银行提供给小企业的贷款基本集中在流动资金贷款,很少提供中长期信贷,小企业中长期发展多依靠亲朋借款或者民间融资。除上述渠道外,被调查企业中几乎没有其他成熟的融资渠道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
2、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根据调查,“融资贵”问题具有普遍性。从民间融资来看,小额贷款公司一般放贷利率基本为银行贷款利率2-3倍,有的更高,企业实际要按年息15-18%支付。通常,互联网金融产品年息多在20%以上,非法民间融资机构的“高利、贷”年息都在30%甚至50%以上。从信贷融资来看,虽然我市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小企业金融产品,但是小企业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取的资金的'成本依然很高,综合资金成本率一般都在8-13%之间。另外调查发现,一些银行还强行附加了承兑汇票、基金、保险等额外业务,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部分企业的贷款综合成本测算下来达到15-20%。我们选取了四家代表银行对企业融资成本进行了测算。测算按企业贷款100万元一年期间抵押(房产和土地)贷款。(基准年利率6%)
3、融资缺口大,三类小企业融资较困难,部分产业受信贷政策影响较大。目前,我市大型企业融资供过于求,中型企业融资规模也超过一般企业,真正贷款难、缺口大的是小企业。根据销售比例法估算(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我市小微企业外部融资需求量为1200亿元,缺口还有很大。根据调查,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三类企业:第一类,初创企业,缺少抵押物。第二类,企业运行质态不好。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订单、企业下行趋势明显。第三类,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如高耗能高污染。我市传统的化工、纺织、不锈钢产业,由于能耗高和排放高,成为国家控制信贷的产业。在兴化戴南镇抽样调查中的63家企业中有51家企业急需贷款,占企业总数的81%,平均每个企业融资需求3200万元。
4、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不畅,银行抽贷压贷现象突出。去年以来,部分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了合作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有的只与市级以上国有担保公司合作,有的甚至全部中止了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有的银行在担保公司没有违约的情况下,随意停止担保业务,有的银行在银担合作中不认可人民银行和经信部门推荐的评级等级。有的不与担保公司协商,单方调减协议放大倍数,造成了担保机构特别是民营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不畅。有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为了让企业及时还款承诺续贷,待企业还款后就不再贷款,导致许多企业资金紧张,随时有断链的可能。
综上,近年来,我市的小企业融资环境总体上不断改善,各类金融业机构的小企业产品也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数量、质量也有了提升,但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是经济金融理论界探索的永恒课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市小企业融资工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按照市区联动、畅通主道、完善平台、多管齐下的思路,我们建议在以下十个方面开展工作,缓解市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市银监局牵头组织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七不准”的专项督查,禁止存贷挂钩,禁止不合理收费,禁止搭售金融产品,严防贷款资金挪用或外流。市金融办、经信委、商务局分别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等行业的业务规范经营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降低融资成本,切实防范民间资本可能引发的风险,积极发挥其在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提高小微企业信贷总量。市人行、银监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支小再贷款,支持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和银监会《关于20xx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考核、引导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扭转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下降趋势,畅通小微企业融资主渠道。
三是设立市区中小企业融资周转资金。各区财政出资,市财政给予适当资助,在各区设立市区中小企业融资周转资金。中小企业融资周转金按照政府监管、封闭运作、独立核算的原则,为市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应急过桥服务。
四是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开展系列“融资服务进园区、进乡镇、进企业”活动,以新进入泰州的商业银行为主体,充分利用新建商业银行拓展市场的积极性和贷款指标,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实现融资服务由注重面向重视点、由共性授信向个性服务的转变。
五是筹办泰州“金融超市”。市金融办、市人行、市经信委、市银监局等部门,共同设立市区中小企业融资超市,邀请工、农、中、建、交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中介机构入驻超市,每双月开市一次,为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对接服务。
六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推动银担加强合作,组织银行和担保公司开展专题合作交流活动,引导银行将优惠政策向信用等级高、风险控制能力强的担保公司倾斜,降低民营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积极做大国有担保公司单体注册资本、提高担保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担保放大倍数。积极引导财政和知名企业资金投入担保行业,增加国有骨干担保公司的实力。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全市重点骨干担保公司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
七是加大企业上市、境外融资工作力度。加强企业上市、境外融资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转变思想观念。做好拟上市资源的挖掘和培育工作,不断充实调整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对基础好、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按照上市的要求进行筛选,为企业上市做好准备。加大企业上市培训力度。组织拟上市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到外地上市公司实地考察学习,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积极邀请券商等中介机构介入,帮助拟上市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八是搭建统贷融资平台。市经信委牵头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提出申请,在海陵、高港、姜堰区设立统贷平台,市区财政共同出资按照1:10的比例获得省进出口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各区分别选择1家国有公司和代理银行作为统贷业务操作平台,将统贷资金以较低的贷款成本发放给市区中小微企业。
九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开展企业技术专利权、工业产权等非实物资产抵押贷款。帮助企业通过典当、设备租赁等渠道进行融资。引导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多种途径,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促进资本流动和资本集聚。
十是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活动。市经信委联合银监、税务等部门,组织市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深入特色园区、工业集中区开展“送政策进园区”活动,宣传、推介中小微企业特色金融产品、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提高政策水平、拓宽融资知识。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对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思考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毁中,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比如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纤野山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
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
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脊昌义。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开始柜台交易。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1373家,上市证券1787只。股市投资者7127.95万户,证券投资基金64只,股票市价总值达363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08%。同样,以间接融资主导的中国企业融资,近年来中国企业直接融资取得较大发展。在企业融资新增领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不断增高。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强了证券市场的管理。资本市场是资本和产权交易的市场,交易涉及的是金额巨大的金融资产,关系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切身经济利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资源配置优化,必须有规范、合理、公平的法律和法规予以保证。为此,我国建立了一些规范资本市场运作的监管机构和法规体系。例如:《证券法》、(公司法》、《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对资本和产权交易的当事人、中介服务、企业公司和交易所等等已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行为规范。
但是,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多缺陷。一是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仍然很高。据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总额中,银行存款占75%以上,有价证券约占10%,现金和其他金融资产不足10%。二是证券市场目前规模仍然较小,结构也不合理,表现在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比重过低,二级市场证券流通比重过低,总体上过度依赖股票。三是信息不对称,股市价格及收益与公司实质表现高度不相关。四是中国企业融资制度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规摸总体仍然较小,从企业融资的存量结构看,间接融资占到较大比例。五是在监管方面,规范的监管力度尚不够。由于建立时间较短,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资本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也将继续提高。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加快,资本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也将加速发展。
综上可见,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成熟阶段。结构调整和制度完善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演进
1.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
要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的初始功能,有必要简单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在改革初期,我们根据对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认识,在资金、利润分配方面作了以下两项改革:一是对企业放权让利,实行利润按比例分成的分配制度,以改变国有企业在统收统支的传统体制下没有任何资金使用自主权的状况。二是将原来对企业的财政拨款(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改为银行贷款,以改变企业无偿占用国家资金的状况。改革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国有企业按一定比例留下来的资金,由于失去了所有者的约束,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将钱作为工资和奖金分配给个人,而企业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的贷款。但银行本身的改革滞后,致使银行的债权对企业的财务约束也并不象期望的那么强。企业普遍负债过高。各级政府再也不给原有的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的同时,在确定建设项目时,也没有能力给新建企业注入资本金。在前几年,地方政府靠指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给这些项目贷款。这些企业从建立之日起就处于所谓无本经营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权参与项目的确定,只是奉命给没有资本金、因而没有任何资产担保的企业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是奉命贷款,就没有理由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完全承担回收贷款的责任。其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般也很少考虑去履行这种责任,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在日积月累,呆帐和坏帐不断增加,资产质量日渐下降。事实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债权约束很弱的原因,是相当多的企业认为项目是政府定的,项目是否有效益责任在政府,一旦项目不成功,企业既无力也不想归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对于一个完全靠银行贷款建立的企业,企业经理人员会认为企业并不属于没有实际投入资金的政府,也不属于最终要求企业归还贷款的银行。他们也许认为企业应该属于企业全体员工的。所以企业产权关系很不清楚。其结果企业经理实际掌握了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力,但却把企业负债的风险扔给了银行,这当然既不利于企业改革,也不利于银行体制的改革。
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靠国家的所有权约束和靠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约束,都无法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要改变国有企业无本经营的状况,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靠国家财政也无可能。
换句话说,当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政府进行社会积累的机制被打破以后,应当建立怎样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累机制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靠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进行积累除了存在着企业产权不清、缺少所有者约束、银行承担的风险过于集中的弊端之外,由于银行本身机制转换的滞后而难以形成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经济学界普遍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发展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方式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促使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改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形成的必然产物。
2.我国资本市场的初始功能
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的过程,赋予了其初始功能。
⑴为国企的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在国外,证券市场出现首要的目的是融资,其次是分配资金,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行为约束是附带的功能。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所赋予的责任是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⑵为国企脱困提供资金
这几年证券市场增加了一项功能,为国企的脱困提供资金。不少人把国企的问题归诸于负债率太高,希望通过上市融资来减轻资金成本,为国企脱困服务。
3.重视资源配置功能
199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质性的地强调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达到提高资源配置的目的。
国有企业的问题表现为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是在产权单一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的非有效性。国有企业所面对的从形式上看是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实质上是融资体制乃至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不合理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除了银行间接融资和政府财政的直接注资外,经由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管道没有打通;二是即便打通了这一管道,如果将其作用仅限于“圈钱”,而没有相应地引起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变,资产利用效率低、不良债务问题严重等老弊端仍将依然存在。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上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自从提出为国有企业脱困以来,资本市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融资角度提出的。通过资本市场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对高负债而又急需资金的企业说当然是件好事。但对处在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来说,发展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融资体制的转变,进而推动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转变。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市场机制强加给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
4.发展资本市场对推动国企转轨的积极作用
从推动国有企业转轨的角度看,发展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大体有如下几点:
首先,推动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为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成为上市公司,企业首先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其次,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积极改变。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引入新的直接投资时,也就引进了新的股东。经验证明,除去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国有股东构成的产权结构,比国有独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如果由资本市场引入的新股东过于分散,如基本上是中小散户,普遍的“搭便车”行为也难以对企业决策产生作用。对当前的国有企业来说,有意义的是引入一些能对企业治理结构发生积极影响的机构投资者。
第三,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提供有效地资本流动机制。当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确定以后,国有资本在一些行业和企业的退出或进入,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权的售出和购入而实现。在更多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国有股份与其他股份在资本市场上平等竞争,通过竞争形成国有资本在行业和企业中的合理分布。
第四,推动企业并购及其他资产重组活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多年来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优势企业,特别是生产名牌产品的优势企业为龙头,按照企业自身扩展的需要,由企业自己决策,对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和其他形式的资产重组活动。
第五,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它们必须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查,按照规则向社会公众详细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有股东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有利于其他股东特别是个人股东以双重身份(个人股份的股东与全民所有制财产最终所有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以国有资产直接所有者身份出现的国有股东的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改进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殖情况的监督效果。
第六,有利于选择出有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谁来充当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是多年来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方案,许多部门、机构、企业也提出种种理由试图说明自己可以胜任这一角色。其实,当资本市场得到一定发展后,这基本上也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由市场决定的问题。在进入市场之前,可以规定某些机构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资本市场后看谁有竞争力。竞争力强者将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竞争力弱者将不得不缩小其经营规模,乃至最终失去经营管理者的资格。
最后,通过“股权”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债权”问题。股权与债权似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通过直接融资而扩大自有资本金比重,会相应降低负债比重,所引起的只是资产结构上的变化。然而,在这种结构变化的后面,主角是行使股权的股东。由负债筹措到资金是由股东及其选定的经营者使用的。国有企业融资体制的问题,主要不是负债率本身的高或低,而是现有的股东及其代理人对负债而筹措到的资金缺少责任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负债冲动。所以,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解决,除了增资减债外,关键还是要改变企业股东及其代理人的行为,否则,减下来的债还是要增上去的,而且许多债是无力偿还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增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而对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773fc57010003in